先计后战的成语故事


先计后战

拼音xiān jì hòu zhàn

基本解释计:计划,计谋;战:作战。先筹划好后再战。指不打无准备的仗。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划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计巧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先计后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先计后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斗志昂扬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一去不复返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坐立不安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如胶似漆 明 施耐庵《水浒传》:“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家至户察 宋·曾巩《洪范传》:“夫天下至广,不可以家至户察,而能用其聪明于大且远者,盖得其要也。”
飞黄腾踏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游辞浮说 《晋书·范汪传》:“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
吕安题凤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
久悬不决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9回:“及乎最近曹锟、吴佩孚加兵于东南,则久悬不决之金佛郎案即决定成立。”
刖趾适屦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魏略》:“刖趾适屦,刻肌伤骨,反更称说,自以为能。”
重山峻岭 《宣和画谱·赵令穰》:“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神驰力困 明·汪道昆《沽水悲》:“可怜素手明于雪,只恐回身化作云,洛神既去,寡人神驰力困,我想那孤馆独眠怎捱到晓。”
胜负兵家常势 《旧唐书·宪宗纪》:“胜负兵家常势,不可以一将失利,便沮或计。”
饱经世故 宋 陆游《书兴》诗:“占得溪山卜数椽,饱经世故气犹全。”
户列簪缨 明·无名氏《衣锦还乡》:“受宠荣,享富贵,户列簪缨,门排画戟。”
袭冶承弓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谷贱伤农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自相抵牾 章炳麟《答梦庵》:“梦庵既以声闻缘觉与大乘菩萨有悲观乐观之分,而复言佛法无二、何自相抵牾至此!”
率兽食人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做好做恶 《水浒传》第六二回:“两个公人,一路上做好做恶,管押了行。”
如此这般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8回:“今朝县中李大人到学生那里,如此这般,说大巡新近有参本上东京。”
遗风余教 宋 叶適《金坛县重建学记》:“京口常为江南必争之地,其人以智诈勇力擅名于时,而古人遗风余教无闻焉,何也?”
风餐水宿 宋·黄庭坚《上南陵坡》诗:“风餐水宿六十里,蛇退猿啼八百盘。”
恫瘝在抱 《尚书·康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
询谋咨度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但海性既偏执,又不能询谋咨度,喜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