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容可掬的成语故事

拼音nù róng kě jū
基本解释掬:两手捧取。形容一脸怒气,让人觉得可怕。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方欲启问,只见那义士怒容可掬,飕地掣出匕首。”
暂未找到成语怒容可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怒容可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骑驴觅驴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
语焉不详 | 唐 韩愈《原道》:“荀与杨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
殴公骂婆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偏他至不贤惠,殴公骂婆,打邻毁舍,降汉子,比凡人不同。” |
半青半黄 | 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一卷:“只为明得不尽,若明得尽,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黄,未能透彻,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谓真知也。” |
私相授受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2回:“交与你执着,才有个凭据,你才放心。那有我两个人私相授受的呢?” |
生不逢辰 | 《诗经 大雅 桑柔》:“我生不逢辰,逢天僤怒。” |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 |
转斗千里 |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刘良注:“转谓相驰逐;斗,战也。” |
欺世钓誉 | 《元史·隐逸传》:“世主亦苟取其名而强起之,不如所闻,则曰:‘是欺世钓誉者也。’” |
十日之饮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 |
难于上青天 | 唐 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寻欢作乐 | 清 吴梅《风洞山》附《先导》:“风尘倾洞,天地丘墟,这班人儿还要演起戏来寻欢作乐。” |
欺天诳地 |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
从容自若 | 张天民《创业》:“华程从容自若。” |
驿路梅花 | 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
沉疴难起 | |
不名一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
无尽无休 |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终于沉闷地听着远处的更锣声、风声、树叶声,和偶尔才肯留心到的身旁思懿的无尽无休的言语。” |
敛声屏气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
颓垣败壁 | 《恨海》第六回:“走了半里多路,只见一处烧不尽的颓垣败壁。” |
深沟固垒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我兵兼程而进,疲劳未息,宜深沟固垒,待诸侯兵集,然后合攻。” |
口巧手拙 | |
便宜无好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便宜无好货,这药是吃了不中用的。” |
横祸非灾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只为那当年认了个不良贼,送的俺一家儿横祸非灾。” |
谬托知己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2回:“有班谬托知己的朋友,天天在一块打牌吃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