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吊子的成语故事

拼音bàn diào zǐ
基本解释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出处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暂未找到成语半吊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半吊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饮鸩止渴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
句比字栉 | 清·钱谦益《宋子建<遥和集>序》:“宋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名之曰《遥和集》。” |
愤世疾俗 | 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八》:“他们必定自己觉得思想见识高出庸众之上,又为庸众所不懂,所以愤世疾俗,渐渐变成厌世家,或‘国民之敌’。” |
并蒂芙蓉 | 唐 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
依依惜别 | 宋 陆游《舟中对月》:“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
三阳交泰 | 《宋史·乐志》:“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
山林隐逸 | 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听他说话,像几个山林隐逸。” |
桑榆晚景 | 宋·苏轼《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桑榆晚景,忽蒙收录之恩。” |
东摇西摆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见那边妖妇妖尼,笑吟吟的将拂子东摇西摆。” |
拿腔作势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点了蜡烛,拿腔做势的抄写。” |
恶衣薄食 | 《文中子 事君》:“恶衣薄食,少思寡欲。” |
拽巷攞街 |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全不想离乡背井,动不动拽巷攞街。” |
岩居川观 | 《史记 范雎蔡泽列传》:“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而授之,退而岩居川观。” |
仁言利博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 |
玉尺量才 | 唐·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 汉 班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兼而有之 | 墨翟《墨子 法仪》:“奚以知天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利之?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
舍经从权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宾白》:“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身邪辟者,我亦当舍经从权,誓为邪辟之恩。” |
芝艾共焚 |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 |
曳裾王门 | 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
积劳成瘁 | 唐·陆贽《李澄赠司空制》:“连年野处,积劳成瘁。” |
拍手叫好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20回:“老残沉吟了一会,说道:‘……不如老哥一不做二不休,将此两款替人瑞再挥一斧吧。’子谨拍手叫好。” |
游手偷闲 | 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诚以游手偷闲,所以长其心之淫欲,劳心劳力,所以增其量之所不能。” |
破甑不顾 | 《后汉书 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
回天再造 | 《旧唐书·昭宗纪》:“甲戍制赐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