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风餐露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n fēng cān lù
基本解释饮食风露。比喻远离世俗而生活或旅途艰辛。
出处明·无名氏《破天阵》第一折:“黄冠鹤氅,息气养神,导咽还丹,饮风餐露。”
暂未找到成语饮风餐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饮风餐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留恋不舍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
春暖花开 |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
枯株朽木 | 宋 陈亮《又癸卯秋书》:“如亮已为枯株朽木,与一世并无所关涉,惟于秘书,不敢不致其区区耳。” |
虎狼之势 | 《淮南子 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 |
自以为是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
一文如命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 |
鸟惊鼠窜 | 《明史·艾万年传》:“贼衣食易尽,生理一绝,鸟惊鼠窜。” |
真心诚意 |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
销声避影 | 唐·孙揆《令应传》:“妾又以夫族得罪于天,未蒙上帝昭雪,所以销声避影,而自困如是。” |
良工苦心 | 宋 刘攽《次韵苏子瞻〈韩斡马〉赠李伯时》:“良工苦心为远别,天机要眇潜得之。” |
盘石桑苞 | 《易 否》:“系于苞桑。”孔颖达疏:“苞,本也。凡物系于桑之苞本则牢固也……桑之为物,其根众也,众则牢固之义。” |
共挽鹿车 | 《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
倚闾而望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
唇腐齿落 | 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
雀角鼠牙 | 《诗经 召南 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
附耳低言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仇》:“……遂附耳低言道:‘这桩事,除非先如此如此,种下根基,等待他落入我套中,再与你商量后事。’” |
纨袴子弟 |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出与王、许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袴之间,非其好也。” |
山遥水远 | 宋·杨无咎《玉抱肚》词:“见也浑闲,堪嗟处、山遥水远,音书也无个。” 元·高明《琵琶记·南浦嘱别》:“[生]娘子,莫不是虑着山遥水远么?[旦]奴不虑山遥水远。” |
熟魏生张 |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六:“北都有妓女,美色而举止生梗,士人谓之‘生张八’。……野赠之诗曰:‘君为北道生张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无笑语,半生半熟未相谙。’” |
运筹出奇 |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首策之臣,运筹出奇;虓怒之旅,如虎如螭。”李贤注:“《前书》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是也。’出奇谓陈平从高祖定天下,凡六出奇计。” |
鲜衣良马 |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第三一○引唐·载孚《广异记·汝阴人》:“汝阴男子姓许,少孤,为人白皙,有姿调,好鲜衣良马,游骋无度。” |
资浅望轻 | 宋·朱熹《乞追还待制职名奏状》:“伏念臣自去岁误蒙圣恩,擢置近列,使侍讲筵,即以迂疏寡陋,资浅望轻,恳辞四五,而不获命,遂已不敢复辞讲职。” |
单见浅闻 |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二四:“其末年所以为天下后世虑者,未易为单见浅闻者道也。” |
犬不夜吠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6卷:“在任治得路不拾遗,犬不夜吠,丰稔年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