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邮之戮的成语故事


杜邮之戮

拼音dù yóu zhī lù

基本解释杜邮:古地名,今陕西咸阳;戮:杀。指忠臣无辜被杀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杜邮之戮的典故

战国末期,武安君奉秦昭王之命出城巡视,到达咸阳西门十里远的杜邮时,昭王派使者前来赐武安君,让他用短剑自裁,武安君问他所犯何罪?迫于压力又不得不拔剑自杀。老百姓见他死于非罪,每年他的死期自发祭祀。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杜邮之戮)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破涕为笑 晋 刘琨《答卢湛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
塞狗洞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我有三万银子,我大八成的道台都可捐得了。我为什么拿钱塞狗洞!”
直道不容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公祖大人直道不容,以致忤时。敝乡士民迄今廑想明德。”
忧国忘私 《古文苑·楚相孙叔敖碑》:“其忧国忘私,乘马三年,不别牝牡。”
各抒所见 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中国历代帝王继统,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庚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见。”
知情不举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不免。”
虎而冠 《史记 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
如出一口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下》:“问左右,左右言无有,如出一口。”
长驱而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未到汉口,传说元将兀良哈歹统领精兵,长驱而入,势如破竹。”
柳泣花啼 宋 周邦彦《少年游》词:“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朱衣点头 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三十八引《侯鲭录》:“欧阳修知贡举日,每遇考试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时复点头,然后其文入格。……因语其事于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唯愿朱衣一点头。’”
倚此为命
星火燎原 《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竭智尽力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臣虽尽力竭智,死不复见于王矣。”
名山胜水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从来天子建都之处,人杰地灵,自然名山胜水,凑着赏心乐事。”
三头两日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一切日用盘费,三头两日俱是通州差人送来。”
心焦如火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绣襦记·暂宿邮亭>》:“为何马犹不至,心焦如火,怎辞劳瘁。”
白日升天 晋 葛洪《神仙传 阴长生》:“后于平都山东白日升天而去。”
伯乐一顾 《战国策 燕策二》载:战国时,苏代说淳于髡,谓人有告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连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一顾之,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踔厉奋发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革命之运动》:“其慷慨助饷,多为华侨;热心宣传,多为学界;冲锋破敌,则在军队与会党,踔厉奋发,各尽所能,有此成功。”
笙磬同音 《诗经 小雅 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何其衰也
杜默为诗
两般三样
治兵以信 《握奇经·八阵总述》:“治兵以信,求胜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