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金屋的成语故事

拼音yín píng jīn wū
基本解释形容极其华丽的住宅和陈设。借指富家大族。
出处清·龚自珍《定风波》词:“须信银屏金屋里,一例,琪花不称槛前栽。”
暂未找到成语银屏金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银屏金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好来好去 | |
形于言色 | 《晋书·何无忌传》:“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 |
斗酒双柑 | 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鸝声。’” |
掊斗折衡 | 《庄子 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
背暗投明 |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楔子:“贤臣择明主而仕,背暗投明,古之常理也。” |
借坡下驴 | 张笑天《死岛情仇》:“李英民咕嘟一声灌了一口汤,想找个台阶借坡下驴:‘好男不跟女斗。’” |
切齿痛心 | 《战国策 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
否去泰来 | 前蜀·韦庄《湘中作》诗:“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 |
传檄而定 |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
家至户晓 | 《旧唐书 魏漠传》:“虽然,疑似之间,不可家至而户晓。” |
舄乌虎帝 | 《埤雅》:“舄九写而为乌,虎三写而为帝,言书之转易如此。” |
党豺为虐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 |
沉灶产蛙 | 《国语·晋语九》:“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战国策·赵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升蛙,人马相食。” |
轩轩韶举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林公道王长史,敛衿作一来,何其轩轩韶举。” |
野人献曝 | 《列子·杨朱》:“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 |
滴水不羼 | 鲁迅《朝花夕拾 无常》:“对付别人要滴水不羼的公理,对自己总还不如虽在阴司里也还能够寻到一点私情。” |
若丧考妣 | 汉 扬雄《元后诔》:“享国六十,殂落而崩。四海伤怀,擗踊拊心,若丧考妣,遏密八音。” |
玩日愒时 | 清·谭嗣同《兴算学议·浏阳兴算学记》附录《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其质地不近不能造就,及玩日愒时并无门径,应避贤路,兼重既禀,若是者去;规避不与者,亦即开缺。” |
咬起牙关 | 《红旗谱》第二卷:“歇了一会,并没有减轻疲乏,觉得身上潮湿得厉害,索性咬起牙关,一股劲地往前跑。” |
童子何知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
赈贫济乏 | 《旧唐书·李轨传》:“李轨字处则,武威姑臧人也。有机辩,颇窥书籍,家富于财,赈贫济乏,人亦称之。” |
殊涂一致 | 《晋书·刁协传》:“夫大道宰匹,殊涂一致。” |
乘舆播越 | 《晋书·苻丕载记》:“慕容垂为封豕于关东,泓冲继凶于京邑,致乘舆播越,宗社沦倾。” |
真山真水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你看庐山,果然好景致也,端的真山真水。” |
剩馥残膏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9回:“铜琶铁板声声恨,剩馥残膏字字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