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循资序的成语故事

拼音zhǐ xún zī xù
基本解释止:只,仅;循:顺着,引申为沿袭,依照;资序:论资排辈。指只靠资历。
出处清·陈忱《续资治通鉴》第五卷:“若专引知识,则嫌于私;若止循资序,未必皆才。”
暂未找到成语止循资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止循资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乘风破浪 |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断子绝孙 | 元 柯丹邱《荆钗记 执柯》:“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 |
祸不单行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
英雄欺人 | 明·李攀龙《<唐诗选>序》:“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 |
平静无事 | 毛泽东《批判大汉族主义》:“有些是很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看来平静无事……故须进行认真的教育,以期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
倒屣而迎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第五卷:“一日,曹往谒之,李倒屣而迎。” |
沽誉买直 |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若方其争论新法之际,便行窜黜,谓之立异好胜,谓之沽誉买直,谓之非上所建立,谓之不能体国,谓之不遵禀处分,言章交攻,命令切责,亦不能成其美矣。” |
转瞬之间 | 清 黄宗羲《董在中墓志铭》:“若余于董氏,则有师友偲偲之力,而零落于转瞬之间,更可伤也。” |
羝羊触藩 | 《周易 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
真金不怕火炼 | 浩然《艳阳天》第115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 |
见死不救 | 元 关汉卿《救风尘》:“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
作浪兴风 | 《再生缘》第七十四回:“[郡主]心中本有些须醋,被江妈,作浪兴风煽惑他。” |
满目青山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卷:“禅师愿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 |
染旧作新 | 宋·李斠《答黄著作书》:“今之学者……但诵得古文十数篇,拆南补北,染旧作新,尽为名士矣,何工拙之辨哉?” |
黑眼定心 | 韩起祥《刘巧团圆》:“我老汉一辈子就懂得大吃大喝,自在逍遥,无忧无虑,有些乡亲见了,虽然黑眼定心,我也不管他。” |
夜不闭户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棘地荆天 | 清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千年辽鹤,望人民城郭以怆神;何处铜驼,向棘地荆天而长涕。” |
张公吃酒李公颠 | 宋 李棨《北里志 张住住》:“曲中唱曰: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 |
桑户棬枢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目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
全能全智 |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它是‘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的全能全智。” |
弥日累夜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
久梦初醒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6回:“王氏久梦初醒之人,极口赞成。” |
不胜桮杓 | 《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
从风而靡 | 《汉书·韩信传》:“于是用广武君策,发使燕,燕从风而靡。” |
赫然耸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