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兵安忍的成语故事


阻兵安忍

拼音zú bīng ān rěn

基本解释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权;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情。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暂未找到成语阻兵安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阻兵安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乱作一团 鲁迅《热风 随感录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
咽苦吐甘 《旧唐书 礼仪志七》:“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瘁,恩斯极矣。”
干啼湿哭 《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屈高就下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猥劳君侯屈高就下,降尊临卑。”
人事不知 《红楼梦》第一二○回:“宝钗哭得人事不知。”
舞榭歌台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词:“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鼠啮虫穿
闲情逸志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要知世间好事甚多,谁有那些闲情逸志去做。”
甜酸苦辣 茅盾《蚀·幻灭》:“像我,在外这两年,真真是甜酸苦辣都尝遍了!”
一沐三捉发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来者可追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街头巷口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以贩卖书报盛极一时的各街头巷口的小书摊也完全改变模样。”
孔席不暖 东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鹤怨猿惊 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垂帘听政 宋 王偁《东都事略》:“英宗暴得疾,慈圣后垂帘听政。”
惄焉如捣 《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抖搂精神
遗风馀韵
破瓦寒窑
玉碎花消
竹林之游 《晋书·嵇康传》:“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明修暗度 清·赵翼《行围即景·相扑》:“伺隙忽为叠陈冲,捣虚又遏夹寨固。明修暗度诡道攻,声东击西多方误。”
遵时养晦 《诗经·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鲍鱼之肆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