楛耕伤稼的成语故事


楛耕伤稼

拼音kǔ gēng shāng jià

基本解释楛:粗劣,粗恶;稼:庄稼。耕田不细致,庄稼受损害。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天论》:“楛耕伤稼,耘耨失岁,政险失民。”


暂未找到成语楛耕伤稼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楛耕伤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铁板钉钉 范乃成《小技术员战胜神仙手》:“[老汉]右手的烟袋朝着支书手中的计划点了几点,铁板钉钉似的崩出来三个字:‘我反对!’”
口耳并重 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反经行权 元 施惠《幽闺记 招商谐偶》:“倘遇不良之人,无赖之辈,强逼为婚,非惟玷污了身己,抑且所配非人。不若反经行权,成就了好事罢。”
一落千丈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遥遥华胄 唐·李延寿《南史·何昌寓传》:“何昌寓为吏部尚书,尝有客姓闵,求官……谓坐客曰:‘遥遥华胄!’”
不勤而获 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满腔热忱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聊复尔耳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言扬行举 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走乡随乡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是呀!应该走乡随乡才是。”
耳边风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我说的乃是金玉之言,外交秘诀,你老哥千万不要当做耳边风”
绊手绊脚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他认为田地是样‘绊手绊脚的东西’,不知道多少人安土重迁。”
舍我复谁 金·段克己《临江仙·幽怀》:“皇天如欲治,舍我复谁耶?”
铤鹿走险 《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档案》:“诚恐川人骤见兵威,妄思自卫,铤鹿走险,风鹤皆惊。”
看人下菜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因为你们不了解情况,有限的材料不能按轻重缓急去分配,而是感情用事,看人下菜。”
生肉枯骨 《晋书·刑法志》:“至义畅于三代之际,遗风播于百世之后,生肉枯骨,惠侔造化。”
心计手授 金·元好问《邓州新仓记》:“度材于山,赋庸于兵,心计手授,百堵皆作。”
哑子得梦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石霜圆禅师》:“哑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
云舒霞卷 宋·苏轼《芙蓉城》诗:“珠帘玉案翡翠屏,云舒霞卷千俜停。”
聊以自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南越列传》:“老臣妾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
勇男蠢妇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5回:“宝玉素昔最厌勇男蠢妇的,今日却如何又命这两个婆子进来?”
卓荦为杰 唐·韩愈《进学解》:“纡余为妍,卓荦为杰,较短量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拿贼拿赃,拿奸拿双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2回:“拿贼拿赃,拿奸拿双,你又不曾捉住他的孤老,你活活的打杀了媳妇,这是要偿命的。”
鸿轩凤翥 宋·范仲淹《滕公夫人刁氏墓志铭》:“而祠部君克承善志,鸿轩凤翥,有风采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