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如一的成语故事


始终如一

拼音shǐ zhōng rú yī

基本解释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始终如一的典故

战国末期,哲学家荀况在楚国做兰陵令时,与楚国将领临武召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用兵的要领,将领要做到“五权”与“三至”,采取军事行动前要考虑慎之又慎,这种周密的态度一定要始终如一才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始终如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男女授受不亲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欢天喜地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黄口孺子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人逢喜事精神爽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言归正传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和尚一看不对头,赶紧言归正传,预备说完了好告辞。”
四面受敌 春秋·齐·管仲《管子·国蓄》:“四面受敌,谓之衢处之国。”
好自为之 田海燕《吴玉章同志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革命活动》:“至于四川的革命事情,还望四川同志好自为之。”
桑荫不徙 语出《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
行同能偶 《汉书·食货志上》:“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则别之以射,然后爵命焉。”
金貂取酒 宋·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阴阳交错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五回:“闻太师这一回阴阳交错,一时失计。”
心粗气浮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毕竟当武官的心粗气浮,也不管跟前有人没有。”
野人献日 唐·欧阳玭《野人献日赋》
百辞莫辩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江洋大盗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小妇人父及夫,俱为江洋大盗所杀。”
谨重严毅 《晋书·苻坚载记》:“猛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
心力交瘁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由此心力交瘁,患疾遂卒。”
千难万苦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因为有党的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千难万苦的奋斗,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乍往乍来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最是那不大段计利害、乍往乍来底念虑,相续不断,难为驱除。”
同等对待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十章:“今后他们的子弟一律和贫下中农子弟同等对待,不论入党入团,招工招干和参军,都不再受影响。”
月下星前 明·无名氏《桃符记》第一折:“你可休眠思梦想,月下星前自主张。”
繁丝急管 唐·韦应物《酒肆行》:“桃花飘俎柳垂筵,繁丝急管一时合。”
死骨更肉 唐·牛肃《吴保安传》:“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
声名烜赫 唐·韩偓《与吴子华侍郎同年玉堂同直怀恩叙恳因成长句四韵兼呈诸同年》:“声名烜赫文章士,企紫雍容富贵身。”
正始之音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