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死事生的成语故事


哀死事生

拼音āi sǐ shì shēng

基本解释哀:哀痛;事:侍奉。哀恸死者,侍奉生者。

出处西汉 司马迁《吴太伯世家》:“哀死事生,以待天命。”


暂未找到成语哀死事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哀死事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漠不关心 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反面教员 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它是全世界人民的反面教员。”
大放厥词 清 赵翼《殴北诗话 苏东坡诗》:“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放龙入海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不恶而严 《周易 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装葱卖蒜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7回:“指着刘喜道说:‘姓刘的,你不要装葱卖蒜,你打死了人还赖谁?走!上碉堡见太君去!’”
天赐之福
人强马壮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一折:“使不着人强马壮,端的是鬼使神差。”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列女传·贤明》:“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其可乎?”
期月有成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托诸空言 清·朱珪《<赘说>序》:“若方将试吏事,则由是以求之民物之情,利病之实,不徒托诸空言也。”
风成化习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纷扰日久,求竞成俗,或推货贿以龙跃,或阶党援以凤起,风成化习,大道渐芜。”
深山穷林 唐·柳宗元《零都郡复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
斯须之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
趁势收篷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0回:“马老爷见瞿太太一面已经软了下来,不至生变,便也趁势收篷。”
请功受赏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3回:“请这一杯酒,明日与令堂拜寿之后,就有陈达、牛金与兄长请功受赏。”
诡形殊状 《宣和画谱·人物》:“好画古僻人物,诡形殊状,格虽高古,意务新奇,故不能不近乎谲怪。”
鸾孤凤寡 明·吴廷翰《集贤宾·题情》:“叹鸾孤凤寡,啼痕榅透香罗帕。”
珠规玉矩 清·龚自珍《瑶台第一层》词附某侍卫《王孙传》:“某王孙者,家城中,珠规玉矩,不苟言笑。”
奸官污吏 清·林觉民《绝笔书》:“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鼎足而居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惑世诬民 明刘若愚《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民,最宜摈绝者。”
岐出岐入
芳草鲜美 晋·陶潜《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珠翠之珍 三国魏 曹植《七启》:“山鵽斥鷃,珠翠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