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墙及肩的成语故事

拼音cì qiáng jí jiān
基本解释比喻才学浅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
赐墙及肩的典故
春秋时期,叔孙武叔语大夫在朝廷上夸耀子贡比孔子要贤明,子服景伯将此事告诉子贡。子贡听说后,哈哈大笑道:“人的才能可以用宫墙的高低打比方,端木赐的墙只有肩膀高,孔子的墙有千尺高,而且还找不到门,我们都不如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赐墙及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居重驭轻 |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故自三代、秦、汉迄我朝,皆以兵得天下,人主皆亲历行阵,习知武事,知居重驭轻之势。” |
罗掘一空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
无可争辩 |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当安所立。尤无可置辩矣。” |
鹤唳华亭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
十字打开 | 宋·陆九渊《象山集·象山语录》:“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盖时不同也。” |
逞怪披奇 | 明·方孝孺《息耕亭记》:“尚修其辞,逞怪披奇,穷精备思,遐观千载,竟亦何裨,此谓名劳。” |
倒冠落珮 | |
子女金帛 | 《宋史·岳飞传》:“金贼所爱,惟子女金帛,志已骄惰。” |
书声朗朗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走过闹市,只听那些居民人家,接二连三,莫不书声朗朗。” |
不解衣带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涉世未深 | 《晋书·孔衍传》:“宗人夷吾有美名,博学不及衍,涉世声誉过之。” |
瓜蔓抄 | 《明史·景清传》:“藉其乡,转相攀染,谓之瓜蔓抄,村里为墟。” |
乡利倍义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乡利倍义乎!” |
流金铄石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
知命乐天 |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
滚瓜溜油 | 清·蒲松龄《东郭外传》:“做的有枝有叶,念的滚瓜溜油。” |
捋臂揎拳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7回:“为人性刚,喜则眉花眼笑,怒则捋臂揎拳,胆大心雄,头高气硬。” |
大费周折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9回:“惟恐他别生枝叶,那时更难拿获,倒要大费周折呢。” |
卖弄俊俏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扭捏著身子百般做作,来往向人前卖弄俊俏。” |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处家固然也,即涉世亦何不莫然!” |
造谋布穽 | |
总角相交 | 张扬《第二次握手》:“在临终的病床上,叶楚波颤巍巍地向孩提时代总角相交的故人托孤,要求苏凤麒把玉菡抚养成人。” |
昧死以闻 | 《史记 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昧死以闻!” |
计勋行赏 | 《旧唐书·房玄龄传》:“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 |
手不辍卷 | 《梁书·杨公则传》:“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