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奴作郞的成语故事

拼音rèn nú zuò láng
基本解释形容昏馈糊涂。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五:“若不颠倒,因什么认奴作郎。”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礼拜一任礼拜,不得认奴作郎。”
暂未找到成语认奴作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认奴作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李代桃僵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
泰山梁木 |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
美中不足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破镜重圆,离而复合,固是好事;但王夫人所遭不幸,失身为妾,又不曾根究奸人,报仇雪恨,尚为美中不足。” |
毫无逊色 | |
孜孜不懈 | 宋·苏舜钦《上京兆杜公书》:“虽所历必尽精力,夙夜孜孜不懈,然未有赫赫报国之迹,为天下所共闻而称道者。” |
毁方瓦合 | 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
发聋振聩 | 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发聋振聩。” |
一念通天 | 汉·魏伯阳《参同契》:“精勤不退,一念通天。” |
毛发尽竖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1回:“黑蛮龙听了,不觉腮边火冒,毛发尽竖。” |
甜言软语 | 宋 赵长卿《柳梢青》词:“甜言软语,长记那时,萧娘叮嘱。” |
心焉如割 | 《晋书·海西公纪》:“但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 |
蹑影潜踪 | 清·李渔《比目鱼·奏捷》:“蹑影潜踪,追来不放松,敛锐锋藏,还愁遇夹攻。谋臣计也空,武臣力也穷。” |
桑田碧海 |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
呵佛骂祖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宣鉴禅师》:“是子将来有把茅盖头,呵佛骂祖去在。” |
高山景行 | 《诗经 小雅 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落魄不偶 | |
久梦初醒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6回:“王氏久梦初醒之人,极口赞成。” |
比肩而事 | 宋·苏轼《范增论》:“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
寝苫枕土 |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高宗谅暗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暗三年,明不复寝苫枕土,以荒大政也。” |
赦过宥罪 | 《易 解》:“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
辗转伏枕 | 《诗经·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
祸至无日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
搢绅之士 | 《晋书·舆服志》:“所谓搢绅之士者,搢芴而垂绅带也。” |
望文生训 |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临部》:“《左襄二十六传》……按即‘潜’字之变,杜望文生训耳。” |
大车无輗 |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