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然若揭的成语故事


昭然若揭

拼音zhāo rán ruò jiē

基本解释昭然:明明白白的样子;揭:高举。形容真相大白;非常明显。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


昭然若揭的典故

春秋时期鲁国人孙休与老师扁庆子探讨修身处世的问题,孙休抱怨没有遇到英明的国君,有怀才不遇之感。扁庆子认为只有凡人天天想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像高举太阳和月亮那样一点也不掩盖,这样是成不了圣人的。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昭然若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将功成万骨枯 唐·曹松《已亥岁感事》诗:“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斗折蛇行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化为乌有 宋 苏轼《东坡诗 卷十五 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诗:“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箪食瓢饮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母慈子孝 《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释生取义 """《三国志 魏志 齐王芳传达室》:“[郭修]于广坐之中手刃击袆,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
君臣佐使 《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
免开尊口 田汉《关汉卿》第五场:“谁跟你开玩笑!这事让朱四姐出面,你就免开尊口!”
真真实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我弟兄三个,真真实实地并没半点儿假!”
桀骜难驯 《清史稿·土司传六·甘肃》:“故土官易制,绝不类蜀黔诸土司桀骜难驯也。”
祸因恶积 明·汤显祖《还魂记·道觋》:“看修行似福缘善庆,论因果是祸因恶积。”
触目经心 明·何大复《感春》诗:“风光物色元非恶,触目经心偏苦情。”
福如海渊 明·沈受先《三元记·合欢》:“愿冯君福如海渊,愿冯君寿比南山。”
精神恍惚 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民保于信 《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
架肩击毂 唐·高彦林《唐阙史·卢渥》:“及赴任陕郊,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互设祖筵,遮于行路,洛城为之一空。都人观者架肩击毂。”
黄耳寄书 《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其后因以为常。”
捻脚捻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栓拽了,飞也似闪入房里躲了。”
貂裘换酒 宋 张辑《贺新郎 乙未冬别冯可久》:“且趁霜天鲈鱼好,把貂裘换酒长安市。”
望风而溃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西川自唐刘辟构逆后,久无干戈,人不习战。每岁诸道差兵屯戍大渡河,蛮旗才举,望风而溃。”
乐极悲来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三:“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极悲来,物盛则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数也。”
休征嘉应 东汉·班固《汉书·平帝纪赞》:“休征嘉应,颂声并作。”
龙跧虎卧 宋·范成大《山峨眉》诗:“龙跧虎卧起且伏,旁睨沫水沱江潮。”
明并日月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慌作一团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萧长贵正在自己兵船上睡觉,忽听得外面一派人声,接着又有洋枪、洋炮声音,拿他从睡梦中惊醒,直把他吓得索索的抖,在被窝里慌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