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炭生民的成语故事


涂炭生民

拼音tú tàn shēng mín

基本解释涂炭:烂泥和炭火。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登拜》:“狂秦暴虐,涂炭生民。”


暂未找到成语涂炭生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涂炭生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诚欢诚喜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诚欢诚喜,无所恨也。”
旁逸斜出 茅盾《白杨礼赞》:“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价重连城 唐·韦庄《乞彩笺歌》:“也知价重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
偷合取容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论》:“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兴旺发达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
鸟穷则啄 《荀子·哀公》:“鸟穷则啄,兽穷则攫。”
与虎添翼 《逸周书·寤敬篇》:“毋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之。”《淮南子·兵略训》:“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是为虎傅翼,曷为弗除。”
虚废词说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刘使君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虚废词说。”
雕楹碧槛 《花月痕》第十一回:“那时船正荡到柳阴中,远望那堤北,彤云阁雕楹碧槛,映着翠盖红衣,大有舟行镜里之概。”
楞手楞脚 梁斌《红旗谱》:“她怕他,那家伙楞手楞脚,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
救时厉俗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
望秋先零 晋 顾恺之《家传》:“臣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不期而会 《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
祸福倚伏 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风移俗变 《周书·儒林传序》:“虽遗风盛业,不逮魏晋之辰,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浪迹天涯 唐 卢氏《逸史》:“李生告归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迹江湖。’”
戳心灌髓 宋文茂《李班长学文化》:“秀英见祝怀成坐在一边戳心灌髓地说风凉话,怕又挑起事来。”
鼓唇咋舌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而胥吏衙役辈鼓唇咋舌,欲以罔利。”
修身洁行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见羹见墙 相传尧去世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之幻影于墙,食则见尧之幻影于羹。见《后汉书·李固传》。
推情准理 《魏书·礼志》:“假使八世,天子乃得事七;六世,诸侯方通祭五;推情准理,不其谬乎!”
一毫不差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1回:“纵然是一个模子铸的,好道打磨不到,也有多个瘢儿,少个蒂儿,却怎么这等一毫不差。”
东猎西渔 唐·孙樵《骂僮志》:“凡为读书,东猎西渔,粗知首尾,则为有余。”
懋迁有无 《尚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
帡天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