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同归的成语故事


一心同归

拼音yī xīn tóng guī

基本解释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出处《淮南子 泰族训》:“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


暂未找到成语一心同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心同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巧上加巧
格杀勿论 清 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格杀勿论。”
坐收渔利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首屈一指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耀武扬威 元 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俺这唐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个是将勇兵骁也。”
泼冷水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
狡焉思启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如埙如箎 《诗·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箎。”
溘然长逝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乃归未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逾弱冠耳。”
断雨残云 清·洪昇《长生殿·献发》:“想春游春,从晓和昏,岂知有断雨残云。”
情投契合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为至交。”
拿刀动杖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今昔的情形不同,不怕她远走高飞,拿刀动杖。”
拈斤播两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昼夜思量心内想,也不索拈斤播两显耀我这英雄猛将。”
擅离职守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见面之后,不由分说,拿随太爷一把辫子,说他擅离职守,捏称回任。”
世态人情 元·关汉卿《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衣怀禅师法嗣 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美意延年 先秦 荀况《荀子 致士》:“得众动天,美意延年。”
蚁穴坏堤 清 钱谦益《向言下》之五:“蛇螫断腕,蚁穴坏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汉者也。”
楚天云雨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词穷理绝 《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析辩诡辞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下》:“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
慌做一团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晁夫人知道儿子当真做了这事,又见他病将起来,只怕是报应得恁快,慌做一团,要与晁老说知,赔那两个的衣物。”
进贤退佞 郑观应《论普国中只事略》:“凡不能进贤退佞,安内攘外,而徒以小康谨安常习故者,皆耻也。”
奋武扬威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魏兵大乱。”
撒酒疯儿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千不该,万不该,前天吃醉了酒,在你荐的人那里撒酒风,叫你下不去!真正对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