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n xiǎo shī dà
基本解释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出处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暂未找到成语因小失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因小失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辙鲋之急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篇》:“车辙中有鲋鱼焉,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
| 超然绝俗 | 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 |
| 指手画脚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
| 老朽无能 | 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
| 老皇历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6章:“既然社会的变化已经成为铁的事实,那么聪敏人就不应该再抱着一本老皇历念到头。” |
| 墙倒众人推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娘原有些颠倒。” |
| 后顾之忧 | 北齐 魏收《魏书 李沖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一朝忽有此患。” |
| 平白无辜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这样说,你竟是个平白无辜人了。” |
| 追欢取乐 | 《宣和逸事》前集:“何况徽宗是个风流快活的官家,目见帝都景致,怎不追欢取乐。” |
| 纳贡称臣 | 《清史稿·太宗本纪》:“宜要其纳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
| 东鳞西爪 | 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东鳞西爪,语焉不详。” |
| 空口说空话 | 孙中山《说知难行易》:“你们广西有几百万人,不是几个人能够教得成的,也不是空口说空话可以算得事的。” |
| 外强中瘠 |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英国被兵》:“英夷与俄罗斯两国交恶,俄罗斯方争印度于英夷,积岁构兵,外强中瘠。” |
| 痛痒相关 | 明 杨士聪《玉堂荟记》下卷:“外而督抚,内而各部,无一刻不痛痒相关,凡奏书所不能及者。” |
| 因其固然 | |
| 赫赫之功 | 《大戴礼·劝学》:“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
| 莫辨楮叶 | 《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 |
| 千条万缕 | 宋·欧阳修《渔家傲》词之十:“天与多情丝一把,谁厮惹,千条万缕萦心下。” |
| 醉怒醒喜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鲁语下》:“醉而怒,醒而喜,庸何伤。” |
| 龙腾虎蹴 | 清·魏源《圣武记》第一卷:“与一弟三侍卫弃军先进,渡河冲阵,龙腾虎蹴,以四人败敌八百。” |
| 亘古新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从来稀有,亘古新闻。” |
| 迟疑顾望 | 唐·刘餗《惰唐嘉话》卷中:“[李勣]今若即发者,我死后可亲任之,如迟疑顾望,便当杀之。” |
| 描龙刺凤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刺凤,女工针指。” |
| 闻宠若惊 | 南朝·梁·殷芸《小说》第二卷:“恐泊泥以浊白水,飘尘以乱清风,是以承命倾筐,闻宠若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