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宅忘妻的成语故事


徙宅忘妻

拼音xǐ zhái wàng qī

基本解释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敬慎》:“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


暂未找到成语徙宅忘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徙宅忘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命途多舛 唐 王勃《滕王阁饯别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书不释手 《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
画蛇添足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 宋·岳珂《程史·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耶?”
负类反伦 《列子·仲尼》:“龙诳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不移,发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张湛注:“负,犹背也。类,同也。”
温故知新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鹑居鷇饮 《隋书·薛道衡传》:“鹑居鷇饮,不殊于羽族。”
比肩接踵 清 戴名世《<小学论选>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朝成夕毁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后宫之费不下一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
蚕绩蟹匡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急躁冒进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急躁冒进或保守,都是不按实际情况办事,都是主观主义。”
敬老尊贤 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一字千秋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夫诗以一字千秋者也,史以千秋一字者也。”
付诸一炬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在这许多名片里面,捡出一张,上写着颜轶回,……其余都付诸一炬。”
恶人先告状 鲁迅《两地书》:“经我强硬的答复,没法对付,便用最终的毒计,就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亦即所谓‘恶人先告状’也。”
头足倒置
永垂青史 唐 杜甫《赠郑十八贲》:“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千真万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是小的伏侍他上马,又是小的剥他的衣服,面貌认得仔细,千真万真是他。”
化被万方 唐·柳宗元《为李谏议贺赦表》:“恩覃九有,化被万方。”
舳舻相继 唐·韩偓《开河记》:“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江,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
远年近岁 元·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张郎,将俺那远年近岁欠少我钱钞的文书,都与我搬运将出来,算一算是多少。”
神完守固 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财神完而守固。”
烟雾尘天
烟蓑雨笠 宋·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番天覆地 明·无名氏《精忠记·胜敌》:“快送二圣皇帝出来,万事全休,不然交你番天覆地,社稷荡为丘墟,生灵涂作魑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