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薄材的成语故事

拼音mián lǐ bó cái
基本解释力量小,没有什么才能。常用作谦词。
出处《汉书·严助传》:“且越人绵里薄材,不能陆战。”
暂未找到成语绵里薄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绵里薄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大惑不解 |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
恭恭敬敬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安住见说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个喏。” |
伏虎降龙 |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学师父伏虎降龙,跨鸾乘凤。” |
改是成非 |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俺请受了人几文钱改是成非,似这般所为,碜可可的话取民心髓。” |
架谎凿空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朗名唤杨光彦,绰号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挝着人家本钱就使。” |
理不胜辞 | |
逞怪披奇 | 明·方孝孺《息耕亭记》:“尚修其辞,逞怪披奇,穷精备思,遐观千载,竟亦何裨,此谓名劳。” |
以索续组 | 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上》:“贤君见抑,而贼臣是党,求诸旧例,理独有违。但此是绝笔获麟之后,弟子追书其事。岂由以索续组,不类将圣之能者乎?何其乖剌之甚也!” |
硁硁之信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6回:“主公犹执硁硁之信,隐忍不言。” |
外刚内柔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兵戈既起,将帅擅权,武吏功臣,过求姑息。边蕃远郡,得以骄矜,外刚内柔,上陵下替,此为屈辱又非多乎?” |
旋转乾坤 | 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
不二门 | 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
油腔滑调 | 清 王士祯《师友诗传录 卷一 郎廷槐问》:“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 |
帷薄不修 | 西汉 贾谊《新书 阶级》:“坐污秽男女无别者,不谓污秽,曰:‘帷薄不修。’” |
坎坷不平 |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岁南巢之歇坷兮,易豳、歧之夷平。” |
志得意满 | 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厄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
一笔勾断 | 宋·陈亮《与吴益恭书》:“此事今已一笔勾断云云。” |
鞭笞天下 | 汉·贾谊《过秦论》:“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
顺过饰非 | 《宋史·律历志》:“忠辅于《易》粗窥大衍之旨,创立日法,撰演新历,不敢以言者,诚惧太史顺过饰非。” |
五侯九伯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
苞苴公行 | 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苞苴行与?谗夫兴与?” |
震古烁今 | 清 谭嗣同《仁学》:“称震古烁今之仁政焉。” |
蛇毛马角 | 章炳麟《王天论》:“国家者如机关木人,有作用而无自性,如蛇毛马角,有名言而非实存。” |
謇谔自负 | 《明史·夏言传》:“性警敏,善属文。及居言路,謇谔自负。” |
使心用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