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谆诰诫的成语故事

拼音zhūn zhūn gào jiè
基本解释见“谆谆告戒”。
出处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云南护国起义》:“各省长官,皆能力保治安,军人尤深明大义,均任守卫地方之责,务望各以爱国勤勉,恪尽厥职,用副予视民如伤,谆谆诰诫之至意。此令。”
暂未找到成语谆谆诰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谆谆诰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妄自尊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
穷年累世 | 《荀子 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仁人君子 | 《晋书 刑法志》:“刑之则止,而加之斩戮,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人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政乎?” |
明白了当 | |
旁枝末节 | |
揭债还债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0回:“那才是揭债还债,窟窿常在。” |
所向风靡 | 《晋书·王浚传》:“臣自达巴丘,所向风靡。” |
千娇百媚 | 唐 张鷟《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
柔情媚态 | 清 李心衡《金川锁记 陈生》:“[陈生]见一女子,年仅及笄,殆天人也……遂患心疾,辗转昏愦中,忽忆柔情媚态,则哑然笑;又忆浮萍断梗,何处追寻,则啜以泣。” |
文人学士 | 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中》:“昔之文人学士,平生精力,咸萃兹途。” |
生拽活拖 | 克非《春潮急》:“连团年饭也没吃,害得杜大嫂她妈妈跟在他后面追了好远,生拽活拖,差点儿把他短袄扯破。” |
狼飡虎食 | |
桑榆晚景 | 宋·苏轼《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桑榆晚景,忽蒙收录之恩。” |
握发吐哺 | 《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 |
克传弓冶 | 《旧唐书·赵道兴传》:“卿今克传弓冶,可谓不坠家声。” |
墙高基下 | 《北史·序传·李僧伽》:“时郑子默有名于世,僧伽曰:‘行不适道,文胜其质,郭林宗所谓墙高基下,虽得必丧,此之徒也。’” |
跋扈飞扬 | 宋 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
求亲靠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
狂三诈四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 |
投隙抵巇 | 宋·秦观《朋党上策》:“君子信道笃,自知明,不肯偷为一切之计。小人投隙抵巇,无所不至也。” |
撒骚放屁 | 《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咱这里小人口面多,俺摇旗打鼓的吃了你的酒,再有人撒骚放屁,俺不便出头管你。” |
裹血力战 | 清 姚鼐《孙忠愍祠记》:“指挥之子泰,当建文时,为北平都指挥使;燕师起,与战于怀来,中矢,裹血力战,竟陷陈死。” |
膏粱文绣 | 语本《孟子 ·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
指腹割衿 | 《元史·刑法志·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 |
苦语软言 | 南朝·梁·刘孝绰《栖隐寺碑》:“苦语软言,随方弘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