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之志的成语故事


松柏之志

拼音sōng bǎi zhī zhì

基本解释谓坚贞不移的志节。

出处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松柏之志的典故

东汉末年,宗世林看不起曹操的为人,总不想与他交往。曹操深为恼火,直到担任司空总揽朝政事务时,来问宗世林能否交往了吗?宗世林回答说:“松柏之志犹存。”后来曹操掌握政权后,以宗世林位不配德而治罪。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松柏之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四书五经 汉 班固《白虎通 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 朱熹着有《四书集注》。
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一哄而起。”
无稽之谈 宋 郑樵《通志 总序》:“且谓汉绍尧运,自当继尧,非迁作《史记》,厕于秦、项,此则无稽之谈也。”
直抒己见 清 方苞《与李刚主书》:“倘鉴愚诚,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语,一切稚芟,而直抒己见,以共明孔子之道。”
山珍海味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
心同止水 唐 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诗:“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 不要崎岖隐姓名。”
冷眼相待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娘子,你夫妻是一世之事,莫要冷眼相看,须将好言谏劝丈夫。”
讬之空言
道无拾遗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贾重宝,单车露宿,牛马放牧,道无拾遗。”
搴旗斩将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鹿死不择荫 见“鹿死不择音”。
万选青钱 《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治不忘乱 《易经·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浩浩汤汤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头一无二 孙中山《语言文学的奋斗》:“本总理今晚来同诸君讲话,没有别的贡献,头一无二的贡献,就是要诸位同志,以至诚之心,来做宣传一方面的革命工夫。”
昂然自得 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土洋结合 凌叔华《古韵》:“天津是中国北方的商业中心,漫步街头,西式或土洋结合的简陋店铺比比皆是。”
满面含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女子才回过头来满面含春的向安公子道:‘尊客,这石头放在哪里?’”
大模大样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你知我知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此事你知我知,只买定了晴云、暖雪两个丫头,不许他多嘴,再有谁人漏泄?”
差三错四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福薄灾生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门生想在这里报效老师,无奈门生福薄灾生,门生的母亲又生起病来,门生不得不回去。”
忧盛危明 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乐极哀来 晋·陶潜《闲情赋》:“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共相标榜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海内希风之流,遂共相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