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千里的成语故事


志在千里

拼音zhì zài qiān lǐ

基本解释形容志向远大。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暂未找到成语志在千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志在千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少女嫩妇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回:“他少女嫩妇的,又没养赡过日子,胡乱守了百日孝。”
法不责众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38回:“大家一议论,法不责众,全走了。”
诽谤之木 《史记 孝文本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
始终如一 《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意想不到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不甘示弱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由窦尚书 《宋史·许及之传》:“居亡何,同知枢密院事。当时有由窦尚书屈膝执政之语,传以为笑。”
凤凰来仪 《尚书 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动如脱兔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枪林刀树 清·无名氏《木兰从军·陷阵》:“来见这,枪林刀树,杀人如麻。”
道路传闻 邹韬奋《抗战以来·“来宾”种种》:“道路传闻,尚有假借取缔与指导名义,摧残合法组织,箝制正当言论,拘捕热血青年。”
雷励风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今天调卷,明天提人,颇觉雷励风行。”
偏三向四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30回:“这叫什么话?我们偏三向四啦?”
翩翩少年 张恨水《夜深沉》第八回:“真是一位翩翩少年,大概是一位大学生吧,在他的西服小口袋里,插了一枝自来水笔。”
一家之作 《宋书·范晔传》:“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
沉厚寡言 《旧五代史 梁书 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江山不老 宋·林外《洞仙歌》词:“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
金光盖地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平》:“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何垠注:“金光盖地,出梵书。此借喻钱神之道术也。”
优贤飏历
拾遗补阙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
鉥心刳形 元·虞集《送薛玄卿序》:“世之言功利者,挈挈然以自鉥心刳形。”
玉箫金琯 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一楼初上一阁逢,玉萧金琯东山东。”
吞炭漆身 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超逸绝伦 清·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刘希夷学梁简文,而超逸绝伦,居然青出。”
断瓦残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