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成语故事


实事求是

拼音shí shì qiú shì

基本解释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典故

汉景帝时期,河间王刘德特别喜欢研究儒家的经典著述,他读儒学时总是根据实例求证真相。他从民间得到好书后,亲自抄写一份给原主,同时还赠以金银。因此很多人慕名给他送书。长此以往,他的藏书比朝廷的存书还多。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实事求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枝对叶比 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覆车之辙 《旧五代史·晋书·李专美传》:“若陛下不改覆车之辙,以赏无赖之军,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万丈高楼平地起 沈从文《虎雏再遇记》:“他记得一句格言:‘万丈高楼平地起’,他因此永远能用起码名分在军队里混。”
轻尘栖弱草 汉·刘向《列女传》:“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耳,何至辛苦乃尔!”
盗跖之物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8回:“这银子是我们江南这几个人的,并非盗跖之物,先生如何不受?”
此一时,彼一时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燕额虎头
阿家阿翁 唐 赵璘《因话录》第一卷:“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狗盗鼠窃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
破胆丧魂 《太平广记·张和思》:“北齐张和思,断狱囚,无问善恶贵贱,必被枷锁杻械,困苦备极。囚徒见者,破胆丧魂,号生罗刹。”
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清 沈自晋《望湖亭 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更待干罢
拿云攫石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下:“厅前多古树,有拿云攫石之势。”
不破不立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浪迹天下 宋 李楙《野客丛书 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羹藜唅糗 《文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动如参商 唐·杜甫《赠卫八处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年迈龙钟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墓上,提着我的名字,说我蘧佑年迈龙钟,不能亲自再来拜谒墓道了。”
当场出彩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0卷:“吾夫妇日下当受此杖,不如私下请牌头来,完了这业绩,省得当场出彩。”
破甑生尘 明·无名氏《鸣凤记·林公避兵》:“那时呵,餐风宿水乡,恐破甑生尘愁范丹。”
少吃缺穿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五回:“因此一个人养活一个人,年年还是少吃缺穿。”
席卷宇内 汉·贾谊《过秦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心旷神飞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二人心旷神飞,不觉醺醉。”
铁心石肠 宋·苏轼《牡丹记叙》:“然鹿门子常怪宋广平之为人,意其铁心石肠,而为《梅花赋》,则清便艳发,得南朝徐庾体。”
缘鹄饰玉 战国·楚·屈原《楚辞·天问》:“缘鹄饰玉,后帝是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