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狐之腋的成语故事


一狐之腋

拼音yī hú zhī yè

基本解释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比喻珍贵的东西。

出处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一狐之腋的典故

春秋末期,晋国卿士赵国奠基人赵简子十分喜欢周舍直言不讳。周舍曾经立于赵简子门下三日三夜,说自己愿意效犬马之劳。周舍死后,赵简子每天只能听到一遍颂扬与赞美之词,他非常失望,认为众多平庸之人不如周舍,就像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一样。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狐之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精兵强将 《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高步通衢 《石季龙载记上》:“朕闻良臣如猛兽,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
波光粼粼 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捷足先登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弃逆归顺 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自然相率弃逆归顺。”
纪群之交 《三国志·魏书·陈群传》:“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
骨肉团圆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不劳而获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凤凰于飞 《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于飞,刿刿其羽。”
螭魅魍魉 汉·张衡《西京赋》:“螭魅魍魉,莫能逢旃。”
惊心夺目 清·秋瑾《<中国女报>发刊词》:“使我中国女界中放一光明灿烂之异彩,使全球人种惊心夺目,拍手而欢呼。”
拍案而起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6回:“半氏大怒,拍案而起。”
循墙而走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
分门别户 金、元·尹志平《巫山一段云·劝世》:“不认忘名默悟,只解分门别户一朝合眼见前程,悔恨不圆成。”
着于竹帛
瞎灯黑火 《人民日报》1976.1.17:“村剧团就要开始演出了,散戏时瞎灯黑火不好走,那路还得加宽!”
随时施宜 宋·王安石《敕修南郊式表》:“推本知变,实有考于将来;随时施宜,亦不为乎无补。”
龙腾凤集 前蜀·贯休《相合歌词·蒿里》:“气凌云天,龙腾凤集,尽为风消土吃。”
岁稔年丰 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四折:“今日个君圣臣贤治,化育的岁稔年丰快。”
高车大马 唐·李商隐《偶成赠四同舍》:“诘旦天门传奏章,高车大马来煌煌。”
龙拏虎攫 清·王晫《今世说·企羡》:“新城王西樵阮亭,每过邮亭夜店,辄题诗壁上,诗既惊人,使笔斗大,龙拏虎攫。”
回春之术
衣绣夜游 汉 焦赣《易林 小过之否》:“衣绣夜游,与君相逢,除患解惑,使君不忧。”
星移物换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