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从末的成语故事


舍本从末

拼音shě běn cóng mò

基本解释舍:放弃,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亲族贫乏,尚不肯周济分文,到得此辈募缘,偏肯整几两价布施,岂不是舍本从末的痴汉!”


暂未找到成语舍本从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舍本从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残兵败将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讹以传讹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爱妾换马》:“不然,长髯紫衣,怪诞幽显之说,何其骇异哉?后人又不考而吟咏焉,讹以传讹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附声吠影 清·王韬《洋务上》:“而附声吠影者流,从而嘘其焰,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务中,而得躬逢其盛也。”
悲天悯人 清 黄宗義《朱人远墓志铭》:“嗟乎!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解铃还需系铃人 宋 释惠洪《林间集》下卷:“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
薄唇轻言 春秋 无名氏《灵枢经 逆顺肥瘦篇》:“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
狗猛酒酸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人有市酒而甚美者,置表甚长,然至酒酸而不售。问里人其故?里人曰:‘公之狗甚猛,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狗辄迎而吠之,是以酒酸不售也。’”
五彩斑斓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问舍求田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先苦后甜 王朔《我是你爸爸》:“你是那遇难成祥,先苦后甜的命。”
风流千古 宋 李流谦《青玉案》词:“风流千古,一时人物,好记尊前语。”
冬烘学究 茅盾《幻灭》:“无奈应试者大抵是那一类脚色——冬烘学究,衙门蛀虫,又不能剥夺他们的考试权,只好让他们来考。”
远亲近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
志洁行芳 《后汉书 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官迷心窍
怒眉睁目 茅盾《大泽乡》:“是站着的满脸通红怒眉睁目的两个人。但只是‘两个’人!”
一掷乾坤 语出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急人之难 《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行眠立盹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若做官后,每日价行眠立盹,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
家丑不外扬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玄门偃禅师法嗣》:“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不欲说似人。’曰:‘为甚么却如此?’师曰:‘家丑不外扬。’”
自由散漫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要指出极端民主化的来源,在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散漫性。”
不辨菽粟 清 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低首俯心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余以为八家、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
称斤约两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3回:“申耀宗也没睡着,他肚子里大大小小几杆秤,正在称斤约两的活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