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珠坠楼的成语故事


绿珠坠楼

拼音lǜ zhū zhuì lóu

基本解释绿珠:古代人名,歌女。歌女绿珠跳楼自杀保节

出处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绿珠坠楼的典故

西晋时期,渤海大富翁石崇非常富有,他建一座金谷园别墅,专门供他喜欢的歌女绿珠使用。他被罢官在家,终日守着绿珠。中书令孙秀偶然见到十分有名的绿珠就动了心,向石崇索取未果,就派兵强取。绿珠死活不从,就跳楼而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绿珠坠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缨络经 有行无行品》:“又问目连:‘何者是行报耶?’目连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沉吟未决 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附声吠影 清·王韬《洋务上》:“而附声吠影者流,从而嘘其焰,自惜不能置身在洋务中,而得躬逢其盛也。”
狼飡虎咽
团结一致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
寂寂无闻 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足智多谋 元 无名氏《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老夫遍观朝中,足智多谋,无如司徒者。”
累卵之危 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明来明去 欧阳山《三家巷》:“你们这一行是公公道道,明来明去,讲道德,讲规矩,讲信用的!”
超群越辈 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眼中钉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远交近攻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干脆利落 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高冠博带 《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人情练达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发奸擿伏 东汉 班固《汉书 赵广汉传》:“其发奸擿伏如神。”
吸风饮露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出入人罪 宋 王禹偁《用刑论》:“然见其用刑与古相戾,何者?今法吏所禁之切者曰:‘故出入人罪而已。’”
吊儿浪荡 姚雪垠《牛全德与红萝卜》:“知道吗?游击队并不是吊儿浪荡的,游击队是要守纪律的!”
东滚西爬 《中国民间故事选·铁金刚》:“打得官兵东滚西爬,急忙逃命。”
云愁雨怨 宋·孙光宪《何满子》词:“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借古喻今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八回:“张居正并没有直筒筒讲出自家观点,而是宕开话头借古喻今。”
三男四女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我挣了一份大家私,又没有三男四女,只得这个孩子,若得他一举成名,祖宗面上,也有些光彩。”
魂驰梦想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向在宅上忧聒,自别来魂驰梦想,此心无时无刻得离左右也。”
抱头痛哭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