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济可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bù jì kě
基本解释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
暂未找到成语以不济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不济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双管齐下 |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回:“李足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你怎么就保得无事?” |
一席之地 | 《旧唐书 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
不偏不倚 | 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
牛角书生 | 《新唐书 李密传》:“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
例行公事 |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
过意不去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那妇人顿羹顿饭,欢天喜地伏侍武松,武松倒过意不去。” |
将机就计 | 元·朱凯《黄鹤楼》第三折:“我如今将机就计,着这渔翁推切鲙,走向前去,一剑刺了刘备。” |
生生死死 | 清 周亮工《书影》卷二:“宽复洒泣诉其父母生生死死之苦日:‘傥伊父母必欲归,且随其主母起居耳。’” |
马屁精 |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0回:“杨用成生性愚憨,又是个马屁精,除了自家上司,任谁都不认。” |
不可胜言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游侠列传》:“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
年高望重 |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而且不仅知识青年的自由安全毫无保障,甚至年高望重为中外人士所敬佩的马寅初先生,也……” |
江海之学 | 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先生江海之学,小道是井底之蛙,焉敢班门弄斧。” |
形制之势 | 东汉·班固《汉书·郦食其传》:“距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
助桀为虐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
还淳反朴 | 《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
刚肠嫉恶 | 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刚肠嫉恶,轻肆直方,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
径行直遂 | 语出《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三折其肱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浮词曲说 | 《清史稿·张煌言传》:“凭陵风涛,纵横锋镝,今逾一纪矣,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 |
神逝魄夺 | 明·刘基《郁离子·牧豭》:“客嵁不能立,俯而埣,伏而不敢仰视,神逝魄夺如死。” |
画中有诗 | 宋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破瓦寒窑 | |
佯输诈败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明日吾自引一千兵搦战,却佯输诈败,诱到北山之前,放炮为号,三面夹攻,必获大胜。” |
不大对头 | 老舍《正红旗下》:“他也许真是个职业的伶人吧?可又不大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