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顾曲的成语故事

拼音zhōu láng gù qǔ
基本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暂未找到成语周郎顾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周郎顾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关山阻隔 | 元 郑德辉《 梅香》第一折:“不争他回家去呵,路途艰难,关山阴隔,这亲事几时得就。” |
瑕不揜瑜 | 西汉·戴圣《礼记·聘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 |
鞍马劳神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
日久见人心 |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却不是完全名节一个贤宰相,垂之史册,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所以古人说:‘日久见人心。’” |
帷灯箧剑 | 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如帷灯箧剑。如暮鼓晨钟,隐隐约约,莫非正喻相关,真正令我难解。” |
纯属骗局 | |
官不威,牙爪威 |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齐福不齐,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
巴前算后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劳生忧忧,巴前算后,每怀不足之心,空白了头,没用处,不如随缘度日的好。” |
连昏达曙 | 清·大汕《海外纪事》卷一:“平明,竹者、木者、夹茆者、削藤者、锹者、锸者,乘屋而呼,穴坎而下者,连昏达曙,三日夜而成。” |
万壑千岩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
东零西碎 | 郭沫若《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 |
椎心泣血 | 汉 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
变生肘腋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
颊上三毫 | 清·张岱《右匮书自序》:“至其论赞,则淡淡数语,非颊上三毫,则晴中一画。” |
膏场绣浍 | 明·何景明《沱西别业记》:“始吾游沱西,见其地膏场绣浍,可以稼穑。” |
池鱼遭殃 | 清·孙雨林《皖江血》上卷:“党祸起中江,正士寒心,连袂长往,俺事外人也池鱼遭殃。” |
不爽毫发 | 《明史 王琼传》:“继者按稽之,不爽毫发。” |
古井不波 | |
根据槃互 | 《三国志 魏志 曹爽传》:“殿中宿卫,历世旧人皆复斥出,欲置新人以树私计。根据槃互,纵恣日甚。” |
噀玉喷珠 | 元·汤式《醉花阴·离思》:“言谈处噀玉喷珠舌上挑,咽作处换气偷声使褃巧。” |
短垣自逾 | 《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 |
豪厘之差,将致千里 | 《晋书·陶侃传》:“然某等区区,实恐理失于内,事败于外,豪厘之差,将致千里,使荆蛮乖离,西嵎不守,唇亡齿寒,侵逼无限也。” |
脱骨换胎 |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盛蕴真:你却是脱骨换胎。” |
兴词构讼 |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回:“那麒麟村的居民,最好兴词构讼。” |
另谋高就 | 金玉舟《赵匡胤》第11章:“所以想贤侄还是另谋高就为好,不知意下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