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门户的成语故事

拼音zì zuò mén hù
基本解释指自己创立派别或结成宗派。同“自立门户”。
出处《旧唐书 韦云起传》:“今朝廷之内,多山东人,而自作门户,更相剡荐,附下罔上,共为朋党。”
暂未找到成语自作门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作门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两相情原 | |
坐失良机 | 清 昭槤《啸亭杂录 木果木之败》:“若不审敌势,坐失良机,使兵心至于溃败。” |
野处穴居 | 《周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
积土成山 | 荀况《荀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快人快事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附各本序跋题辞〈陈序〉》:“维时雪停段君,踊跃付梓,快人快事,其有古人不见我之思乎?” |
别出新裁 | 清 顾观光《武陵山人杂着 杂说》:“敖继公释《仪礼》,屏弃古注,别出新裁,于经文有难通处,不以为衍文,即以为脱简。” |
见机而作 | 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 应机》:“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 |
天开图画 |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西山晴雪》:“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削围屏。” |
辅车相依 |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此唱彼和 | 清 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序》:“与前七子隔绝数十年,而此唱彼和,声应气求,若出一轨。” |
被坚执锐 | 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
纵横开阖 | 明 方孝孺《赠王时中序》:“繇是而寓于术,纵横开阖,无所施而不宜,岂若专门独学者之劳且陋哉!” |
人心丧尽 | |
九折臂 | 战国 楚 屈原 《九章 惜诵(惜诵以致愍兮)》:“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王逸注:“方人九折臂,更历方药,则成良医。” |
迷人眼目 |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些人也是敌人的第五纵队,不过比前一种稍具形式上的区别,借以伪装自己,迷人眼目而已。” |
流汗浃背 | 宋·无名氏《青琐后集》:“每延英奏对,虽严冬盛寒亦流汗浃背。” |
浓抹淡妆 |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 |
送去迎来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公府门巷,宾客填集,送去迎来,财货无已。” |
足足有余 | 《新华日报》1954.10.31:“家庭生活足足有余。” |
云奔雨骤 | 唐·无名氏《庐山远公话》:“须臾之间,见听众云奔雨骤,皆至寺内。” |
鸿毛泰岱 | 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
泽被后世 | 陶铸《崇高的理想》:“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 |
习非成俗 |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杯觞路酌,弦歌行奏,转相高尚,习非成俗。” |
攻心扼吭 | 清·魏源《圣武纪》卷一:“先取山海关,则关外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 |
一片至诚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圣人望下一看,见他正是服官从政的年纪,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