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爱民的成语故事

拼音jì shì ài mín
基本解释济:救助,接济;爱:关爱。匡济艰危世道,恤爱苦难民众。
出处明·屠隆《昙花记·辞家访道》:“我本清泰世间奇男子,济世爱民,扶危定难。”
暂未找到成语济世爱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济世爱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当仁不让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集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 |
天衣无缝 | 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
问心无愧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君无须问此,只问己心。问心无愧,即阴律所谓善。” |
引以为戒 | 清 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
鼻端生火 | 语出《南史 曹景宗传》:“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 |
九九归原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4回:“虽然沈小红性命也无啥要紧,九九归原,终究是为仔耐,也算一桩罪过事体。” |
明光锃亮 | 《新华文摘》1983年第3期:“又站在一旁端详一会儿,确信自行车已经明光锃亮,纤尘不染,才古怪地嘘了一口长气。” |
搬石砸脚 | 卧龙生《镖旗》第26回:“我说了怕你赌气,拂袖而去,那岂不自己搬石砸脚,得不偿失。” |
散闷消愁 | 元·高安道《哨遍·嗓淡行院》套曲:“待去歌楼作乐,散闷消愁,倦游柳陌烟花。” |
脉脉含情 | 明 刘基《尉迟杯 水仙花》:“空将泪滴珠玑,脉脉含情无语。” |
遗芳余烈 |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遗芳余烈,奋乎百世。” |
作舍道旁 | 《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作舍道旁,议论多而难成。” |
周公吐哺 |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
牛蹄中鱼 | 三国(魏) 应璩《与韦仲将书》:“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 |
犯而不校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
如坠五里雾中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刘谓王曰:‘渊源真可!’王曰:‘卿故坠其云雾中’。” |
重温旧业 | 宋·陈亮《谢留丞相启》:“亮青年立志,白首奋身,敢不益励初心,期在重温旧业。” |
翻然改悟 | 《金史·完颜匡传》:“一旦犹子翻然改悟,斥逐奴隶,引咎谢过,则前日之嫌便可销释。” |
瑶草琪花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行不到一里之间,但见荆棘为篱,外面都是青松翠柏,篱内尽是瑶草琪花。” |
涉危履险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駗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 |
漫天要价 | 《人民日报》1981.2.11:“这个计划,也是精打细算搞出来的,并非漫天要价之作。” |
诎要桡腘 | 战国·赵·荀况《荀子·富国》:“诎要桡腘。” |
敝衣粝食 | 宋 曾巩《徐复传》:“穷阎漏屋,敝衣粝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 |
振国之患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雄,振国家之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