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家亡国的成语故事

拼音pò jiā wáng guó
基本解释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出处唐 杜牧《隋苑(红霞一抹广陵春)》诗:“却笑丘墟隋炀帝,破家亡国誊谁人?”
暂未找到成语破家亡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破家亡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废书而叹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
大开大合 | 清·赵翼《忧旱》:“今年天作奇文章,大开大合为弛张。” |
有心无力 | 南朝·梁·惠皎《高僧传·义解·竺法旷》:“贫道必当尽诚上答,正恐有心无力耳。” |
攘攘熙熙 | 《三元里抗英社学史料·太和市联升社学序》:“果然蜂趋蚁附,攘攘熙熙,诚不出神灵所料者矣。” |
各有所爱 | 傅光明《从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与悲剧意识》:“自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口味不可强求。” |
十恶五逆 |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嫂嫂也,我不曾犯十恶五逆,这一个家缘儿都被你收拾。” |
钟鸣鼎食 | 唐 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举无遗策 | 《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 |
破巢完卵 | 清·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诗:“抱蔓摘瓜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
海啸山崩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楚兵人人耀武,个个扬威,分明似海啸山崩,天摧地塌。” |
出人意表 | 《陈书 袁宪传》:“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每有新议,出人意表,同辈咸嗟服焉。”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尽盘将军 |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吃的醉醺醺,吃的来东倒西歪,尽盘将军。” |
踵足相接 | 明·张居正《答列卿毛介川书》:“今之士大夫,冠缨相摩,踵足相接,一时号为交游者,盖不少矣。” |
前怕狼,后怕虎 | 明 冯惟敏《清江引 风情省悟》曲:“明知烟花路儿上苦,有去路无来路。恶狠狠虎爬心,饿刺刺狼掏肚。俺如今前怕狼后怕虎。” |
金瓶落井 | 唐·李白《寄远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
乳犊不怕虎 | 鲁迅《<集外集>序言》:“我惭愧我的少年之作,却并不后悔,甚而至于还有些爱,这真好像是‘乳犊不怕虎’。” |
顶天踵地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没用处》:“夫人顶天踵地,惟呼最灵。” |
歌声绕梁 |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
兵不雪刃 | 《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
捎关打节 | 明·朱权《卓文君》第二折:“只消我移宫换羽便是我捎关打节。” |
祸来神昧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
社稷为墟 |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重耳反国,起师而伐曹,遂灭之。身死人手,社稷为墟。” |
十字街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当下去十字街口,不问军官百姓,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
养音九皋 | 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