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如梦寐的成语故事

拼音huǎng rú mèng mèi
基本解释指好像做梦一样。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暂未找到成语恍如梦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恍如梦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远走高飞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
业精于勤 | 唐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返朴还淳 | 隋·薛道衡《老氏碑》:“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用之治国,则返朴还淳。” |
笼鸟池鱼 | |
悲观主义 | 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 |
悔之不及 | 元 无名氏《三出小沛》第一折:“某想当日,都是三兄弟失了徐州,悔之不及。” |
临河羡鱼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 |
效犬马力 | 《水浒传》第八二回:“臣旧岁统率大军前去征进,非不效犬马力,奈缘暑热,军士不伏水土。” |
把饭叫饥 | 宋 苏轼《答程彝仲推官书》:“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饥,聊发千里一笑。” |
繁弦急管 | 唐 钱起《玛瑙杯歌》:“繁弦急管催献酬,倏若飞空生羽翼。” |
妇人孺子 | 《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 |
断羽绝鳞 | 元·柯丹邱《荆钗记·套书》:“因科举离乡半春,从别后断羽绝鳞。今日天教遇你们,趁良使附归音信。” |
覆舟之戒 | 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
蹈故习常 |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八回:“生死存亡,近在眉睫,岂可蹈故习常,依违容忍?” |
召之即来 | 宋·辛弃疾《沁园春》:“麾之即去,招亦须来。” |
实心眼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3回:“你才实心眼哪!这会儿大人瞅着呢吗?” |
醉翁之意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跫响空谷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
有气无烟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自从那李甲在此,混帐一年有余,莫说新客,连旧主顾都断了。分明接了个锺馗老,连小鬼也没得上门,弄得老娘一家人家,有气无烟,成什么模样!” |
计勋行赏 | 《旧唐书·房玄龄传》:“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 |
刺心切骨 | 明·于晃《乞恩疏》:“古今人臣于忠,未有如臣父之惨烈也。臣之痛愤,刺心切骨,何时可已!” |
同心敌忾 | 清·魏源《圣武记》第八卷:“勉以同心敌忾,为长庚雪雠愤。” |
附耳低语 | 茅盾《幻灭》:“抱素向李克走进一步,附耳低语道……” |
造端倡始 | 《说郛》卷八五引宋·张商英《护法论》:“何暇更从无明业识造端倡始,诱引后世阐提之党,背觉合尘,同人恶道,罪萃阙身。” |
柱石之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