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尽性的成语故事


穷理尽性

拼音qióng lǐ jìn xìng

基本解释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

出处《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


暂未找到成语穷理尽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穷理尽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窍不通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过理》:“杀比干而视其心,不适也。孔子闻之曰:‘其窍通,则比干不死矣。’”高诱注:“纣性不仁,心不通,安于为恶,杀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窍通则比干不见杀也。”
鹬蚌相争 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替死鬼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九章:“他拉出李歪鼻就是要找个替死鬼。”
呆若木鸡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贫贱骄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诲淫诲盗 《周易 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市井小人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那陈东阳是个市井小人,不晓道理的。”清·姚鼐《范蠡论》:“吾观庄生非贤者也,其褊心与市井小人之为虑无以异。”
不拘小节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三分天下有其二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暗箭中人 宋 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一碗水端平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我一碗水往平处端。论情理,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儿。”
伊于胡底 《诗经 小雅 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以冰致蝇 《吕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
推崇备至 清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所谈西国政治、艺术,石破天惊,推崇备至,私心窃以为过当。”
首尾夹攻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0回:“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
陟岵陟屺 《诗经·魏风·陟岵》:“陟彼枯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宵旰忧劳 《明史 吴时来传》:“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一针一缐
辀张跋扈 《晋书·张华传》:“功在不赏,辀张跋扈,遂措凶逆耳。”
疾恶若雠 汉 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雠。”
乔妆打扮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串店的妓女,乔妆打扮的来给强盗作眼线儿看道儿,不可不防。”
势不容缓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6回:“殿下可知东宫图谋,势不容缓,恐臣等不能终事殿下奈何?”
当机立决 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国家设官分职,秩有大小,权亦有等差:斩绞者奏请定夺,军流决于臬司,徒决于府,枷仗决于县,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当机立决,必待报而后施行。”
皱眉蹙额
研精毕智 明·唐顺之《〈右编〉序》:“经国之士,研精毕智,所以因势而曲为之虑者,虽不可为典要,而亦未尝无典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