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不倦的成语故事


朝夕不倦

拼音zhāo xī bù juàn

基本解释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


暂未找到成语朝夕不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朝夕不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紫陌红尘 唐·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老天拔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朝西暮东 明·无名氏《四贤记·社会》:“朝西暮东,齐、梁、燕、宋,生涯不同。”
君命无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见弹求鸮炙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
吞刀刮肠 《南史 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裹粮坐甲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
神态自若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所以并不觉得失望,神态自若地问道:‘你们杭州的房子是怎样的格局?’”
齿牙之猾 唐·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讨副使试大理司直兼贵州刺史邓君墓志铭》:“然以忧栗间于多虞,卒成耳环目之塞,道致齿牙之猾。”
福星高照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保管你这一瞧,就抵得个福星高照。”
不可胜记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功隐于视听,不可胜记。”
掌上明珠 晋 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指日高升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官僚。”
一天一地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又兼狄家的觅汉伙伴不曾分得银钱的,心里气他不过,到处去彰扬,不止他本村扬说的一天一地,就是邻庄外县,都当了一件异事传说。”
枕戈以待 明·张煌言《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臣虽驽钝,亦当枕戈以待。”
攀高谒贵 明·汤显祖《牡丹亭·遇母》:“嫁寒儒客店里孤栖,又著他攀高谒贵。”
桃柳争妍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一路上春光明媚,桃柳争妍,不觉欣欣喜喜。”
来者可追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持之有故,言之有理 战国·赵·荀况《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良时吉日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新道台择了接印日期,颁了红谕出去,到了良时吉日,便具了朝衣朝冠,到衙门接印。”
稀句绘章 《新唐书·文艺传·序》:“高祖、太宗大难始夷,沿江左余风,稀句绘章,揣合低印,故王、杨为之伯。”
寿山福海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2回:“屏门上,挂一轴‘寿山福海’的横披画。”
明珠按剑 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当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敲骨榨髓 柯岩《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敲骨榨髓,受尽欺凌的阿琦婆。”
浮一大瓟 清·朱彝尊《黄征君寿序》:“目击其先公之大节,具书于国史,先生之心,足以自慰,于介寿日,宜浮一大瓟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