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之任之的成语故事


听之任之

拼音tīng zhī rèn zhī

基本解释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听:听凭;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物。

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暂未找到成语听之任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听之任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节哀顺变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夜郎自大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贸首之仇 《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天花乱坠 《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厌难折冲 汉·刘向《说苑·尊贤》:“故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之厌难折冲也。”
书生之见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予谓议者以本朝养兵为大费,欲复寓兵于农之法,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
鞍马劳神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栉垢爬痒 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窝囊废 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七回:“哥哥,这个人敢是窝囊废,不然,我们给他讲个人情吧。”
一拥而入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众人一拥而入,迎头就把了缘拿住,押进里面搜捉,不曾走了一个。”
绠短绝泉 南朝 宋 谢灵运《陇西行》:“柱小倾大,绠短绝泉。”
察察而明 《晋书·皇甫谧传》:“若乃圣帝之创化也,参德乎二皇,齐风乎虞夏,欲温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
明火执杖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借金银人,身贫无计,结成凶党,明火执杖,白日杀上我门。”
汗流洽背 《旧唐书·昭宗纪》:“昭宗临轩自谕之曰:‘卿等藩侯,宜存臣节,称兵入朝,不由奏请,意在何也?’茂贞、行瑜汗流洽背,不能对。”
心寒胆战 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遣佳人绿惨红愁。”
时和岁丰 宋 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
伐毛洗髓 清 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
口干舌燥 三国 魏 曹植《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打恭作揖 明·李贽《因记往事》:“嗟乎!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
七损八伤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年灾月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如是林冲年灾月厄,遭这场屈事。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
西赆南琛 北周 庾信《哀江南赋》:“西赆浮玉,南琛没羽。吴歈越吟, 荆艳楚舞。”
先见败征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潜精积思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
狧糠及米 东汉·班固《汉书·吴王濞列传》:“语有云之,‘狧糠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