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洽多闻的成语故事


博洽多闻

拼音bó qià duō wén

基本解释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林传》:“林从竦受学,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暂未找到成语博洽多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博洽多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患难见真情 邓小平《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患难见真情。”
群贤毕集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今日群贤毕集,正当‘所言公则公言之’。”
吊形吊影 明·袁宏道《别恨篇为方子公赋》诗:“独自吊形吊影,谁人知暖知寒。”
天外有天 《敦煌曲 何满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
一扫而空 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出林飞鸟一扫空。”
胆小怕事 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去逆效顺 唐·陆贽《招谕淮西将吏诏》:“如能去逆效顺,因事建功,明设科条,以示褒劝。”
耳习目染 老舍《四世同堂》:“老人自幼生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
能言会道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这位侄少爷算得能言会道。”
情同羊左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想惠庄之清尘,庶羊左之徽烈。”
阐扬光大 明 李贽《与焦弱侯书》:“待木之人,望兄速了业缘,以阐扬光大此学为不朽事业。”
腰金拖紫 宋·王禹偁《送牛冤序》:“含饴弄孙,尽高堂之乐;腰金拖紫,居百城之长。”
长舌妇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4卷:“文钱小隙造奇冤:‘都是你这小天杀的,不学好,引这长舌妇开口。”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九回:“原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无论如何,你总要代我拉了来的。”
闳识孤怀 清 曾国藩《圣哲画像记》:“班氏闳识孤怀,不逮子长远甚。”
六街三陌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恰便似玉琢成六街三陌,恰便似粉妆就殿阁楼台。”
钩深图远 《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是时孝武因其余财府帑这蓄,始有钩深图远之意,探冒顿之罪,校平城之雠。”
吃著不尽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14卷:“中山刘子仪为翰林学士,戏语之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著不尽。’沂公正色答曰:‘曾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局天蹐地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令人羡慕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杨用之那番红光满面,春风得意的神情,看来着实令人羡慕。”
众口如一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涸辙之枯 《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但愿捐斗水而活涸辙之枯,下壶飨而救翳桑之饿,此则故人之赐也。”
目注心凝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阳目注心凝,对烛自鼓;久之,顿得妙悟,不觉起舞。”
水阔山高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山坡里羊一套>》:“音书谁送,知隔着关山几重,见面今水阔山高,促急里怎觅鳞鸿。”
豪门巨室 《晋书·阎缵传》:“其侍臣以下文武将吏,且勿复取戚豪门子弟。”《孟子·离娄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