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吊不行的成语故事

拼音qìng diào bù xíng
基本解释庆:贺喜;吊:吊唁。不予贺喜、吊唁。原指不与人来往。后形容关系疏远。
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
暂未找到成语庆吊不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庆吊不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崇山峻岭 |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睹物思人 | 唐 斐铏《传奇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
哀莫大于心死 | 先秦 庄周《庄子 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
爱才如命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1回:“本帅爱才如命,何必过谦?” |
行行出状元 | 明 冯惟敏《玉抱肚 赠赵今燕》曲:“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 |
敲门砖 | 明 西湖居士《春游》:“这是敲门砖,敲开便丢下他。我们既作了官,做诗何用。” |
一言丧邦 | 《论语·子路》:“一言而丧邦,有诸?”《旧唐书·孙伏伽传》:“周,隋之季,忠臣结舌,一言丧邦,谅足深诫。” |
昏迷不醒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次日昏迷不醒,叫唤也不答应,正不知甚么病症。” |
漫天大谎 | 鲁迅《南腔北调集 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 |
竭尽心力 | 《三国志 魏志 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
天地诛灭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 |
金口玉牙 | 晋 夏侯湛《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
起死人而肉白骨 | 《国语 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
俛首系颈 | 汉·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
说条念款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5回:“你家汉子说条念款说将来,我趁将你家来了?这也不难的勾当,等他来家,与了我休书,我去就是了。” |
风激电骇 | 《南史 梁纪上 武帝》:“凭险作守,兵食兼资,风激电骇,莫不震叠。” |
急三火四 | |
子皆豚犬 | 《吴历》:“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
恍如梦境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
积讹成蠹 | 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京师,诸夏之本也,将以观理,而豪猾时逾检;太学,明教之源也,期于变风,而生徒多堕业;列郡在乎颁条,而干禁或未绝;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风靡,积讹成蠹。” |
改弦易张 |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论》:“休以旧爱宿恩,任用兴布,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知己乎?” |
生杀与夺 | 《通典·职官》:“《周官》内史掌王之八柄,爵禄废置,生杀与夺,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 |
深恶痛恨 | 巴金《谈<春>》:“倘使我对剥削人、压迫人的制度并不深恶痛恨,那么我绝不会写《家》《春》《秋》那样的书。” |
风尘之会 | 东汉 班固《答宾戏》:“彼皆蹑风尘之会,履颠沛之势。” |
应运而出 | 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由此观之,凡为需要所迫,不独人类能应运而出,创造发明,即物类亦有此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