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不殆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ī zhǐ bù dài
基本解释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暂未找到成语知止不殆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知止不殆)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门心思 | 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
亲上成亲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
挂羊头卖狗肉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春秋·齐·孙武《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属毛离里 | 《诗经·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 |
间不容发 |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
情见乎言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谓为信然”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 |
红丝暗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还不曾红丝暗系,先弄得白刃相加。” |
宽宏大度 | 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 安中令大度》:“中令宽宏大度,不妄喜怒。” |
聚蚊成雷 | 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刘胜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
蜻蜓撼石柱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动。好像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摇得半分毫?” |
山高海深 | |
贵冠履轻头足 | 《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
救过不给 | 《秦并六国平话》下卷:“明主能行督责之术,以独断于上;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 |
援溺振渴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5卷:“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无巨细,悉究本末。” |
鲁阳挥戈 |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之,日为之反三舍。” |
驿使梅花 |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
一栖两雄 |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一栖两雄,其斗(喭页)(喭页)。” |
晨参暮省 | 《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夫人既去,王乃难留。便使嫔妃,相随至舍。莫不晨参暮省,送药送茶。” |
行眠立盹 |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若做官后,每日价行眠立盹,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 |
游思妄想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卷:“翰林当下别了老尼,到静室中。游思妄想,过了一夜。” |
分床同梦 | 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先生七十寿序》:“余见今之亡国大夫,大略三等:或龌龊治生,或丐贷诸侯,或法乳济洞。要皆胸中扰扰,不胜富贵利达之想,分床同梦。” |
代越庖俎 | 《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庖人,谓掌庖厨之人,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庙中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 |
素绠银瓶 | 宋·陆游《寄仗锡平老借用其听琴诗韵》:“寒泉不食人暍死,素绠银瓶我心恻。” |
釜鱼甑尘 |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一旦以辎重被讦于监司,夫以巡方而黩货,又何问下吏之操守,釜鱼甑尘之风,空谷于天下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