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里膜外的成语故事


皮里膜外

拼音pí lǐ mó wài

基本解释膜:人或动物体内薄皮组织。比喻相交太浅。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如今同了你,虽见了太尊一面,到底是个皮里膜外的账,有什么意思?”


暂未找到成语皮里膜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皮里膜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妖不胜德 《史记·殷本纪》:“臣闻妖不胜德。”
举止言谈 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二三其德 《诗经 卫风 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人所共知 宋 朱熹《封建》:“百于古今之变,利害之实,人所共知而易见者,亦复乖戾如此。”
言而不信 《淮南子·泰族训》:“施而不仁,言而不信,怒而不威,是以外貌为之者也。”
投膏止火 《新五代史·唐书·安重海》:“四方骚然,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
不惜血本 王朔《谁比谁傻多少》:“为了不让顾客恐惧,我们是不惜血本。”
投其所好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富翁见说是丹术,一发投其所好。”
自相惊忧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国步艰难 《旧五代史 萧顷传》:“时国步艰难,连师倔强,率多奏请,欲立家庙于本镇,顷上章论奏。乃止。”
电掣星驰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十三妹]回头向大家说声请了,霎时间电掣星驰,不见踪影。”
出震继离
耳闻目击 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回刘汀州书》:“仆不佞,于世之杰士仁人,……皆耳闻目击,一旦因贤嗣显扬之请,遂得附名骥尾,以诏不朽,岂非幸欤!”
日丽风和 元 李爱山《集贤宾 春日伤别》:“那时节和风丽日满东园,花共柳红娇绿软。”
才疏意广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见惯司空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见惯司空自品题。”
万夫莫当 《东周列国志》第七三回:“吾闻公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
有话便长,无话就短 巴金《谈自己的创作·小序》:“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有话便长,无话就短。”
摭华损实 唐·张说《大唐西域记序》:“名流先达,部执交弛,趋末忘本,摭华损实。”
稍纵则逝 清·郎廷槐《师友诗传录》:“当其触物兴怀情来神会,机栝跃如,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
罚不及嗣 《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以子先人,固难容贷,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食少事烦 《晋书 宣帝纪》:“先是,亮(诸葛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趋之如鹜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1卷:“毕尚书宏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
珠箔银屏 唐·白居易《长恨歌》诗:“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轶类超群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五回:“就是那一长一技之微,若果能专心致志,亦足以轶类超群,独步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