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一笑的成语故事


付诸一笑

拼音fù zhū yī xiào

基本解释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会。同“付之一笑”。

出处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诸一笑,就在高椅上坐下,问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来里,勿许到别场花去,阿是嗄?’”


暂未找到成语付诸一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付诸一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怜香惜玉 元 贾仲名《金安寿》:“两下春心应自懂,怜香惜玉,颠鸾倒凤,人在锦胡同。”
贵阴贱璧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照本宣科 元 关汉卿《西蜀梦》:“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落花流水 唐 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杀人如草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群横日劫,杀人如草。”
闭门酣歌 唐·李延寿《南史·徐绲似》:“绲为梁湘东王,镇西谘议参军,颇为声色,侍妾数十,……,便醉而闭门,尽日酣歌。”
柴毁骨立 《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阿顺取容 《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
熊罴之力 东汉·班固《汉书·贾山传》:“秦以熊罴之力,虎狼之心,蚕食诸侯,并吞海内。”
高举远去 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阁下居长安,统二于人,不能明白立功名,不如高举远去。”
一念通天 汉·魏伯阳《参同契》:“精勤不退,一念通天。”
虎尾春冰 《尚书 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雕虫末伎 明·唐顺之《答翁东厓总制书》:“俟公破虏功成,当以向时雕虫末伎,作为铙歌鼓吹曲,以继《采芑》《江汉》之余响。”
乐而不荒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其余皆数世之主也。子展其后亡者也,在上不忘降。印氏其次也,乐而不荒。”又《襄公二十九年》:“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宜。”杜预注:“节之以礼。”
屈节辱命 《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便宜行事 宋 叶适《奏议 纪纲四》:“始委张浚以川、陕,而宣抚、处置之名立焉,便宜行事之命出焉。”
艺不压身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4回:“这孙海仙说了些江湖本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遨游海内,艺不压身。”
鸟兽散 《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报天子者。”
房谋杜断 《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泣血涟如 《周易·屯》:“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背水为阵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魂劳梦断 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不料东人妹淑兰留心于那生身上,终日魂劳梦断。”
甘言厚礼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弥晏等首”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前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甘言厚礼,以诱吴贼。”
文搜丁甲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诗泣鬼神,宝气腾吴练;文搜丁甲,精芒全烁秦金。”
罪人不孥 《孟子 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