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捐躯的成语故事


矢志捐躯

拼音shǐ zhì juān qū

基本解释矢:通“誓”,发誓;捐躯:牺牲生命。立志牺牲而不屈服。

出处《清史稿·尚可喜传》:“惟知矢志捐躯,保国岭南,以表臣始终之诚。”


暂未找到成语矢志捐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矢志捐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旧地重游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正身明法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鲜血淋漓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猿背弯躬,醉眼朦胧,腰项斜称,呀!他可早鲜血淋漓了战袍领!”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一回:“也有打破头的,鲜血淋漓,好不惨伤。”
车水马龙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一望无际 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
苦肉计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我原不欲如此,但出于无奈,方走这条苦肉计。”
情同骨肉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
闵乱思治
蠕蠕而动 毛泽东《论持久战》:“某些亡国论者又将蠕蠕而动,而且难免勾结某些国际成分(英、美、法内部都有这种人,特别是英国的上层分子),狼狈为奸。”
见兔顾犬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自出机杼 北齐 魏收《魏书 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卑辞重币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
明来明去 欧阳山《三家巷》:“你们这一行是公公道道,明来明去,讲道德,讲规矩,讲信用的!”
漫天盖地 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
一鼻孔出气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似此不必学温韦,已与温韦一鼻孔出气。”
石尤风 唐·司空曙《留卢秦卿》诗:“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备尝辛苦 唐 韩愈《顺宗实录》:“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
破肝糜胃 《晋书·刘聪载记》:“游猎无度,机管不修。臣等窃所未解,臣等所以破肝糜胃忘寝与食者也。”
天缘奇遇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宗保听罢,默然自思,此真天缘奇遇。”
魂飞魄越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6回:“谁知不翻犹可,只这一翻,吓得我:魂飞魄越心无主,胆裂肝摧痛欲号。”
林寒涧肃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磨礲砥砺
根据槃互 《三国志 魏志 曹爽传》:“殿中宿卫,历世旧人皆复斥出,欲置新人以树私计。根据槃互,纵恣日甚。”
掷杖成龙 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
行动坐卧 浩然《艳阳天》第52章:“把他这一程子的行动坐卧都摆出来看看,还不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