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谈举止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 tán jǔ zhǐ
基本解释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出处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暂未找到成语言谈举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言谈举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夜郎自大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
不了了之 | 宋 叶少蕴《避暑录语》上卷:“唐人言冬烘是不了了之语,故有‘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是鲁公’之言,人以为是戏谈。” |
三头六臂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普昭禅师》:“三头六臂擎天地,愤怒那吒扑帝钟。” |
诚心正意 | 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 |
如潮涌至 | |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不费之惠 | 《二刻折案惊奇》卷十:“那时是白得来的东西,左右是不费之惠,料然决不怠慢了我们。” |
石火光阴 | |
八音遏密 | 《尚书 舜曲》:“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
不次之迁 | 东汉 班固《汉书 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 |
胡诌乱傍 | 古立高《隆冬》:“那寡妇在屋里也听见了,开始以为孔驰仁胡诌乱傍,而且也听不十分懂,后来越听越觉着并非单纯虚张声势,于是也慌了神。” |
死败涂地 | |
阿保之功 | 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 |
心细如发 | 吴梅《题天香石砚室棋谱》诗:“颇闻棋诀在善守,心细如发才如斗。” |
掉头不顾 | 宋·刘过《沁园春·寄辛丞旨,时承旨招,不赴》:“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
钻穴逾隙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果报》:“安丘某生通卜筮之术,其为人邪荡不检,每有钻穴逾隙之行,则卜之。” |
顽铁生光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4回:“俗语道得好:运去黄金减价,时来顽铁生光。” |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 元·马致远《还牢末》第一折:“那梁山泊果然有个李逵,原来孔目结交贼人?二嫂,你晓得拿贼要赃,拿奸要双,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人收着?” |
不值一哂 | 鲁迅《二心集 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凡大队的革命军,必须一切战士的意识,都十分正确,分明,这才是真的革命军,否则不值一哂。” |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 宋·悟明《联灯会要·道本禅师》:“老赵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
穷年没世 | 宋·秦观《任臣下》:“必有大节而无小过者然后得为谏诤之臣,则穷年没世不可得其人矣。” |
无情无绪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 |
怒从心上起 | 《五代史平话·梁》:“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好生恶杀 | 《旧唐书·姚崇传》:“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 |
威凤一羽 | 《梁书·刘遵传》:“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民结去思,野多驯雉,此亦威凤一羽,足以验其五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