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直措枉的成语故事


举直措枉

拼音jǔ zhí cuò wǎng

基本解释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暂未找到成语举直措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举直措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孝子贤孙 元 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切树倒根
杀人如麻 唐 李白《蜀道难》诗:“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踌躇满志 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同归殊途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畏影恶迹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女大不中留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休疙皱,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刻木为吏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得君行道 朱自清《论不满现状》:“真能得君行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
君子成人之美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日来月往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之十二:“日来月往相催迁,迢迢星岁欲周天。”
毫不介意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地瘠民贫 清·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先时地瘠民贫,催科愈烦,而逋负愈积,逋久不偿,视为固然。”
同舟共济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登山小鲁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天神天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1回:“他们老远的瞧着,一定当是天神天将来了,不要说是打强盗,就是去打外国人,外国人从来没有见过,见了也是害怕的。”
裁心镂舌 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野马无缰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四回:“天机有碍尖还钝,野马无缰快已迟。”
婴城自守 明·归有光《送太仓熊侯之任光州序》:“一旦倭奴来海外,吏非素备,婴城自守,惴惴不能保。”
朱楼绮户 明·张居正《赠国子马生行》:“不见当年许史家,朱楼绮户青云逼。一朝宠失门祚衰,堂前一一生荆棘。”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无亲无故 曹禺《雷雨》第二幕:“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都做。”
戴笠故交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香岩、倦圃,领袖一时。唯时戴笠故交,担簦才子,并与宴游之席,各传酬和之篇。”
不轨不物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眼高于天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6回:“你们这一班军装大买办,平时眼高于天何尝有个朋友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