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川竭的成语故事


山崩川竭

拼音shān bēng chuān jié

基本解释亦作“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暂未找到成语山崩川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山崩川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涓滴归公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见危授命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瞒神唬鬼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二本第十出:“这厮瞒神唬鬼,钢筋铁骨,火眼金睛。”
剥床及肤 宋 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
离题太远 林徽因《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最后如果不算离题太远,我们还要具体地讲一点我们对于作者与作品的见解。”
挠喉捩嗓 明江廷讷《广陵月》第二出:“欲度新声休走样,忌的是挠喉捩嗓。”
推三推四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7回:“你这家伙胆小怕死,还推三推四咧!你不敢去,我一个人也敢去!”
附膻逐腥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8回:“我们清白门第,断不至于设招权倚势之心,那无知小人,便看得咱家是附膻逐腥之地。”
得兔忘蹄 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一锤子买卖 老舍《女店员》第二幕:“咱们哪,砂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我永远不再到这儿来!”
通儒硕学 《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深入细致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需要的是深入细致的、冷静客观的研究,找出病根,以图根治。”
洞天福地 宋 陈亮《重建紫霄观记》:“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说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
元龙高卧 《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
天假其年 南朝·梁·沈约《与徐勉书》:“若天假其年,还得平健,才力所堪,惟思是策。”
萍踪浪影 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恨匆匆,萍踪浪影,风剪了玉芙蓉。”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宋·胡太初《昼帘绪论·治狱》:“谚曰:‘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此虽俚言,极为有道。”
互剥痛疮 《醒世缘弹词》第十回:“潘大娘说林老太婆的媳妇结识戏子,林老太婆说潘大娘偷和尚,彼此互剥痛疮。”
久梦初醒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6回:“王氏久梦初醒之人,极口赞成。”
闭门不纳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入山则又与贼遇。
前辙可鉴 宋·陈亮《与石应之书》:“惟兄勉之,无失朋友之望,前辙可鉴。”
云悲海思 《梁书·豫章王综传》:“窥明镜,罢容色,云悲海思徒揜抑。”
后拥前驱 明·汤显祖《紫钗记·回求仆马》:“后拥前驱,教一时光彩生门户。”
贪生恶死 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
魂惭色褫 唐·司空图《释怨》:“二子魂惭色褫,跼听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