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羊同饲的成语故事

拼音láng yáng tóng sì
基本解释比喻把坏人同好人一样对待。
出处明·张居正《答两广凌洋山计罗旁善后》:“若但务招徕,不加审别,兰棘并植,狼羊同饲,将复为昔日之罗旁矣。”
暂未找到成语狼羊同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狼羊同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奋起直追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
应机立断 |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高头讲章 |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先生见了那没头没脑辟空而来的十五个大字,正不知从那里开口,才入得进这中庸两个字,只得先看了一遍高头讲章,照着那讲章往下敷衍半日,才得讲完。” |
荣辱与共 | 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很多被告和原告都是朋友,而且一度还称得上是生死莫逆、荣辱与共的朋友。” |
衣冠禽兽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
寡不敌众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 |
忠不违君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臧洪传》:“义不背亲,忠不违君。” |
指麾可定 | 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
打死老虎 | 鲁迅《坟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
凿隧入井 | 《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
死有余责 |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幸得充位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此负国,死有余责。” |
道不掇遗 |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动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 |
家传户颂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五经、四书,《左》、《国》、《史》、《汉》,以及唐宋诸大家,何一不说人情,何一不关物理,及今家传户颂,有怪其平易而废之者乎?” |
蒲柳之姿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
除旧更新 | 晋 竺僧朗《报南燕主慕容德》:“彗者除旧更新之象。” |
卿卿我我 | 孙犁《秀露集 读<蒲柳人家>》:“即如卿卿我我的文风,有时也在他的文章中,约略可见。” |
买菜求益 | 《高士传·严光》:“买菜乎?求益也。” |
扫榻以待 | 清 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 朋僚函札 向荣来函》:“如阁下允为留营,弟当于营中扫榻以待。” |
东荡西除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九回:“昔日魏武祖皇帝,东荡西除,南征北讨,非容易得此天下。” |
你怜我爱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彼此问了名姓,真是你怜我爱,十分投机。” |
局天蹐地 |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
如龙似虎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十九回:“云气变幻无穷,倏忽如龙似虎。人情世态,大率相同。” |
敲骨剥髓 | 《封神演义》第二九回:“未闻有身为大臣逢君之恶,蛊惑天子,残虐万民,假天子之命,敲骨剥髓,尽民之力肥润私家,陷君不义,忍心丧节,如令兄者。” |
异名同实 | 《庄子·知北游》:“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
股肱腹心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4回:“倘国法、官体、狱情必应如此,则一下吏为之有余,何必老大人为股肱腹心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