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筵难再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èng yán nán zài
基本解释比喻良机不易重逢。
出处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盛筵难再的典故
唐朝时期,“初唐四杰”的王勃因为他的《檄英王鸡》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他到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恰好是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大宴宾客,吟诗作乐,场面非常壮观。王勃起兴作《滕王阁诗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盛筵难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本位主义 |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
香火姻缘 | 《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长天老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贾母因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
闻所未闻 |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
翘首引领 | 三国 魏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内响应。”晋 封抽《上疏陶侃府请封慕容廆为燕王》:“廆虽限以山海,隔以羯寇,翘首引领,系心京师。” |
葬玉埋香 | 《法书苑》:“《玉溪编事》:王蜀时秦州节度使王承俭筑城,获瓦棺,中有石刻曰:‘隋开皇二年渭州刺史张祟妻王氏。’铭有云‘深深葬玉,郁郁埋香。’之语。” |
名不副实 | 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
遏密八音 | 《尚书 舜曲》:“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
骨瘦如豺 | 《埤雅·释兽》:“又曰: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细瘦,故谓之豺。” |
有嘴没心 | |
成群逐队 |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队,里里外外,来往不绝。” |
清虚洞府 | 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除却了清虚洞府,只有那沉香亭院。” |
虎穴狼巢 | |
鹰觑鹘望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忽听得门内笑声,崔生鹰觑鹘望,去门缝里一瞧。” |
径行直遂 | 语出《礼记·檀弓下》:“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
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 |
戳心灌髓 | 宋文茂《李班长学文化》:“秀英见祝怀成坐在一边戳心灌髓地说风凉话,怕又挑起事来。” |
撒娇卖俏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回:“穿了极华丽的衣裳,打扮得娇滴滴的,在那公子王孙面前撒娇卖俏。” |
裙布钗荆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裙布钗荆,任是村妆希罕。” |
兵出无名 | 《汉书·高帝纪》:“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
高垒深沟 | 《孙子 虚实》:“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
见贤不隐 | 西汉·桓宽《盐铁论·刺权》:“见贤不隐,食禄不专,此公叔之所以为文,魏成子所以为贤也。” |
鞘里藏刀 | |
扬厉铺张 | 清·王韬《英但自守》:“而载笔者扬厉铺张,若临大敌,赏功之典,至再至三。” |
目注心凝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阳目注心凝,对烛自鼓;久之,顿得妙悟,不觉起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