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飞霜的成语故事


六月飞霜

拼音liù yuè fēi shuāng

基本解释旧时比喻有冤狱。

出处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六月飞霜的典故

战国时期,燕昭王姬平请齐国的邹衍等贤人来帮助治理国家,燕国的部分人对邹衍不满,在燕王面前进谗言,让邹衍蒙冤入狱,当时正值盛夏六月,天降大风雪。燕王意识到邹衍的冤屈,就释放了他。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六月飞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见所不见 汉·扬雄《法言·渊骞》:“七十子之于仲尼也,日闻所不闻,见所不见,文章亦不足为矣。”
不刊之书 汉 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纠合之众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雕虫小巧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张祜》:“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
条三窝四
空中结构 《西游补》第13回:“当时用个骗法,一哄哄出,老翁那知是行者空中结构。”
劝善戒恶 晋·袁宏《后汉纪·贾逵传》:“强干弱枝,劝善戒恶。”
光恶不善
朵颐大嚼 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朵颐大嚼。(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二十九章)
河同水密 《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邵氏故意欲责秀姑,却教秀姑引得贵以塞其口。彼此河同水密,各不相瞒。”
见雀张罗 《红梨记·踏月》:“则怕他指山卖磨,见雀张罗,满口儿如蜜钵,心如逝波。”
汉贼不两立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声振林木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七手八脚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入门问讳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娓娓可听 清·朱彝尊《曝书亭记·寄礼部韩尚书》:“谨令其叩讲席,归沐之暇,试进而讨论,其言颇娓娓可听。”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忑忑忐忐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从来驳驳劣劣,世不曾忑忑忐忐,打熬成不厌天生敢。”
曲意奉迎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虽曲意奉迎,动辄得咎,人咸不平。”
积劳成瘁 唐·陆贽《李澄赠司空制》:“连年野处,积劳成瘁。”
终日而思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兆载永劫 《无量寿经》卷上:“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引咎责躬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
扣心泣血 《梁书·元帝纪》:“孤以不德,天降之灾,枕戈饮胆,扣心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