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干鸟栖的成语故事

拼音mù gàn niǎo qī
基本解释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喻行事坚定不移。
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轺,木干鸟栖,袒肉暴骸。”
暂未找到成语木干鸟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木干鸟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嘘寒问暖 |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
引经据典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
归真反璞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
毫无二致 | 郭沫若《断断集 屈原时代》:“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毫无二致。” |
过关斩将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汉末三国时,关云长独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护着两位皇嫂,直到古城与刘皇叔相会。” |
首尾共济 | 《明史·方逢时传》:“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 |
耆德硕老 | 唐 李翱《卓异记 三拜左仆射》:“其后以南省事疏,乃带平章之号,然非耆德硕老有嘉名者,莫得居之焉。” |
粲花之论 |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
锦囊还矢 |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盛以锦囊,……及凯旋而纳之。” |
负弩前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
如椽之笔 | 唐·房玄龄《晋书·王徇传》:“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 |
涤瑕荡秽 | 东汉 班固《东都赋》:“于是百姓涤瑕荡秽,而镜至清。” |
摸门不着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辞了丈人回来。” |
韬形灭影 | 北齐·刘昼《新论·韬光》:“物之寓世,未尝不韬形灭影、隐质遐外,以全性栖命者也。” |
人人自危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
智尽能索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而让财矣。” |
变动不居 | 《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孔颖达疏:“言阴阳六爻更互变动,不恒居一体也。” |
蝇营蚁聚 | 明 梅鼎祚《玉合记 卜居》:“朝列,蝇营蚁聚还竞扰,这余膻怎污颊,算自有峰头玉版,鼎中金屑。” |
玄谋庙算 | 《晋书·文帝纪》:“公躬擐甲胄,龚行天罚,玄谋庙算,遵养时晦。” |
深山穷林 | 唐·柳宗元《零都郡复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 |
程门度雪 | 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
青衣乌帽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忠烈青衣乌帽。” |
见风转篷 | 茅盾《子夜》七:“那也不是真心替我办事,还是见风转篷的自私。我有钱不给这等人!” |
椿庭萱堂 |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
迫在眉尖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8章:“因为他看见他的危险处境迫在眉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