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同声的成语故事


一口同声

拼音yī kǒu tóng shēng

基本解释犹一口同音。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


暂未找到成语一口同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口同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兵不血刃 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鸣冤叫屈 巴金《<探索集>后记》:“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
敩学相长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五,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敩学相长也。”
以指测河 《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载酒问字 《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又,“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
一文如命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
残编断简 宋 欧阳修《论删去正义中讥纬札子》:“残编断简,出于屋壁。”
后悔无及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六年》:“既成谋矣,盍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牛马襟裾 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教人道这乔男女,则是些牛马襟裾。”
前功尽弃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万马皆喑 宋·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喑。”
伏首贴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
刀头燕尾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工画佛道,兼精番马,笔锋劲利,名刀头燕尾。”
田夫野叟 宋·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其尤殊绝者,则抑于下土,使田夫野叟往往属厌,而大官不得献之于陛下。”
生拖死拽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
移天换日 《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我向来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燕骏千金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毛骨耸然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
历兵秣马
百舍重趼 《庄子 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 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
捐弃前嫌 汉 王褒《九怀 株昭》:“瓦砾进宝兮,捐弃随和。”
膏粱年少 《南齐书·王僧虔传》:“汝膏粱年少,何患不达,不镇之以静,将恐贻讥。”
山穷水绝 宋·陆游《冬夜吟》:“饥鸿病鹤自天寐,山穷水绝谁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