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壁上观的成语故事

拼音cóng bì shàng guān
基本解释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处《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从壁上观的典故
秦朝末年,大将章邯领兵攻打赵国,赵军大败,逃到巨鹿死守,等待救援,各路反秦大军按兵不动。只有项羽率军把秦军包围,项羽力能扛鼎,冲入敌阵,斩杀敌将苏角,大败秦军。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原来作壁上观的人纷纷投靠。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从壁上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力屈道穷 | 《周书·王思政传》:“今力屈道穷,计无所出,唯当效死,以谢朝恩。”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宋 洪迈《容斋续笔 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
噤若寒蝉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
死路一条 | 欧阳山《苦斗》:“那是死路一条。咱们见不上面了。” |
凤采鸾章 | 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示永明乐歌启》:“凤采鸾章,霞鲜锦缛。” |
斗升之禄 | 宋·苏轼《上枢密韩太尉书》:“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 |
斗绝一隅 | 《魏书·西域传·焉耆》:“焉耆为国,斗绝一隅,不乱日久。” |
身败名隳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纵使才大如海,也会令名不终,否则浪得虚名,毕竟才无足取,甚而至于弄得身败名隳的都有。” |
钗横鬓乱 | 宋 王安石《扇子词》:“青冥风霜非人世,鬓乱钗横特地寒。 |
宁缺勿滥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
中道而废 |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
悬旌万里 | 《汉书·陈汤传》:“悬旌万里之外,扬威昆山之西。” |
撒开鸭子 | |
楚棺秦楼 | 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这里是官府黄堂,又不是秦楼楚馆。” |
飞霜六月 | 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
无缚鸡之力 |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
得其三昧 | 宋·苏轼《又赠老谦》:“泻汤旧得茶三昧。” |
犯颜敢谏 | 唐·刘蕡《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臣诚不佞,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达。” |
罚当其罪 | 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对百官应有堪用者》:“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
苦药利病 |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
总角之好 | 《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晋书 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
毁舟为杕 | 《淮南子 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
无情无绪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姐姐往常不曾如此无情无绪。” |
幡然悔悟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八回:“话说谭绍洸听得冯云山这番议论,已幡然悔悟。” |
置水不漏 | 宋·朱熹《朱子语录》第114卷:“今有学者在某门者,其于考理,非不精当,说得来置水不漏,真是理会得好。” |